第(1/3)页 教化? 修道十余载,他们这位陛下可从未主动提过施政方向。 难得主动一回,虽不知要做到何等程度,殿中一众臣子心中快速盘算。 “陛下,臣以为,国子监学正辜鸣淹会贯通,才德兼备,当得此任。” 立即有人推举国子监的人。 这人俨然赶鸭子上架,充当了探路先锋的角色。 元景帝不语。 那自然是不满意。 “陛下,臣以为书院白石公学究天人,德高望重,当得此任。” 这位动了点脑筋,知道看风向了。 但仍是探路先锋。 元景帝‘嗯’地沉吟了声。 “陛下,臣以为书院衡安居士…” “陛下,臣以为书院少溪公…” “陛下,臣以为…” 登时,一群人跳出来,几乎把书院几位老先生全推举了个遍。 给陈泰、张慎听得是连连皱眉。 儒家不得长生。 这些老先生皆过古稀,有两位甚至已是仗朝之年。 此去云州,山高水远,这哪是去施教化,这是要他们命啊。 不知元景帝也是因为这点而不满意,还是有别的考量,沉默不语。 身为礼部尚书的祁源准备将李慕白推出去,也给他找点事做,省得折腾这些老先生。 恰时,一名督查御史出列,“陛下,臣以为青州松正公老成持重,深谙教化之道,当得此任。” 这人…袁雄。 不起眼的小角色,许多大员搜索了下记忆,才想起这人的名子。 一直淡然旁观的魏渊眸光微变,一瞬的变化。 元景帝微微点头,“松正公…” “胡闹!” 祁源出列,对身后袁雄呵斥了句。 又道,“陛下,松正公八十有六,雪鬓霜鬟,青州距云州仍有些路途,松正公如何当得起这般颠簸?” “更不提教化非一日之功,松正公教书四十载,呕心沥血,蜡炬成灰,怎好再要其费心竭力?” 元景帝不语。 那袁雄也光棍,立即认怂道,“祁尚书所言甚是,是臣失言。” 元景帝这才开口,直问向祁源,“依卿看来,谁人合适?” 祁源坦荡道,“陛下,书院李慕白,也曾一甲进士出身,贯通诸经,当得此任。” 他定是心胸坦荡。 但… “陛下,臣弹劾祁源此言携私。” “陛下,臣以为祁尚书举荐之人不妥。” “陛下…” 书院高调重返朝堂,三人皆是老资格,本职事务熟悉得很,朝堂上这些党派正愁没攻讦三人的点呢。 这不逮住了? “啪!” 一道清脆鞭声响起,大殿恢复平静。 “罢了,诸卿再商讨商讨,容后再议。” 元景帝起身。 众臣俯首行礼,恭送其走下宝座。 … 浩气楼,七楼 “叔父,何事这般着急?” 魏安难得在家中整理些东西,忽然南宫倩柔来找,说叔父有事唤他。 他直接带南宫倩柔传送过来。 后者识趣地告退。 魏渊将今日朝会最后一段转述给侄儿。 “那就我自荐去呗。” 魏安还能说啥呢。 这老小子,举荐那么些人,他一点反应没有,偏有人举荐松正公,他有了正向反馈,太和殿里这些个京官哪个不是人精? 下回再议,必然还要再提松正公。 松正公对魏安是什么? 举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