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重商主义-《沙盘上的大宋》
            
            
            
                
    第(2/3)页
    这里的百姓全是才改邪归正的流寇!
    这里没有腐败的官府和油滑的老吏。
    就仿佛一张空白的纸,往上面画什么,就会出现什么,不像别的城市那样,纸上已经画满了东西,根本没处可落笔。
    岳文轩继续道:“楚州现在虽然烧成了白地,但它实际上一个是非常适合搞商业的城市,你既然饱读诗书,应该是懂的。”
    颜承平精神一振:“楚州乃是漕运枢杻,盐运要冲,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此处有淮河与京杭运河的交汇,航运发达。向北可以通山东河北、向南则通江南、向东可临大海。”
    “嗯,说得很好。”岳文轩:“继续说,这里适合搞哪些商业?”
    颜承平脑子飞快地转,瞬间又在脑子里写好了一篇“策略”,赶紧总结道:“造船、纺织、酿酒……楚州下辖盐城县,还有制盐业。对了,此地还有大量的陶土资源,适合发展陶瓷手工业。”
    “很好!”岳文轩听出来了,这家伙来上任之前,就已经对楚州进行过一番了解,实在是很有心了。
    “搞,这些产业,全都可以搞。”
    岳文轩道:“但要注意一点,不要全都用官坊的形式去搞,要鼓励民间人士从事这些行业,培养一批民营商人,和官坊一起搞,两条腿同时走路。”
    颜承平:“民间商人个个奸滑,让他们掺合进来,岂不是会害民?”
    “不,全都由官坊搞,才会更害民。”岳文轩道:“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竞争,才会有工人的福利。你听说过胶水县的郑氏造纸吧?”
    颜承平还真听说过,他去胶水县参加殿试,当时就在胶水县购置了一批文房四宝,其中就有郑氏造纸的产品,别说,还真别说,郑氏造纸的纸质量好,价格还比官方造纸坊造的纸便宜,他一口气买了许多。
    岳文轩:“那个郑氏造纸,就是我扶持的。”
    颜承平:“啊?”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想明白。
    岳公子给他讲这个,就一个意思,让他在发展官坊商业的同时,也在民间扶持一些像郑氏一样的人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