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辩凝视这四寸见方的青白玉玺,左下角金补的断面反射出冷硬的光,那楔形缺口被金箔严丝合缝地包裹着。 虽说这传国玉玺早已是他把玩腻了的器物,但此时此刻看这枚玉玺终归还是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伸出手,指腹轻柔地拂过传国玉玺冰凉的棱角,翻转玺身,看见了那八个足以令任何男人都热血沸腾的篆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刘辩的唇角微微上扬,轻声呢喃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另一柄剑,则是与传国玉玺一道被封为大汉“乘舆之宝”,在大汉的君王之间代代相传的斩蛇之剑! 那是一柄青铜仿秦剑,剑上秀有花纹,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剑身镌刻篆书“赤霄”二字。 平素里供奉于太祖庙之中,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 若是说传国玉玺象征着政权,那这柄斩蛇之剑便象征着军权! 这两件便是人们常说的“神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如今神器更易他手,掌握着这两件“乘舆之宝”,也就象征着掌握了处理国之大事的权力。 刘辩身着十二章纹天子冕,挺直了脊背,转过身面向正前方的人群,向前跨出了两步立于台阶边缘处,左手擎着斩蛇之剑缓缓,将之平举,右手振臂高举传国玉玺。 刹那间,振聋发聩的山呼声响彻云霄。 “天子万年!” “大汉万年!” 刘辩微微闭目享受着来自台下的山呼声,脸上不由露出一抹意气风发的光彩,笑谓郑玄道。 “尧舜之事,朕知之矣!” (3012字) —— PS:祝读者老爷们端午节安康呀! 作者菌今天上午的航班从山西长治回到浙江,落地杭州萧山机场的时候都快十点了,再坐高铁到家都快下午了。 回到家后一不小心就睡了一整天,晚上又要陪着父母参加他们朋友们组织的端午聚餐,一下子来不及更新实在是抱歉。 老样子,缺的更新字数后补。 实际上这个月更新字数还是达到了十四万的,呱,也算勉强对得起读者老爷们投月票的厚爱吧,也谢谢读者老爷们五月份的支持、陪伴以及包容。 实际上这个月更新字数还是达到了十四万的,呱,也算勉强对得起读者老爷们投票的厚爱吧,也谢谢读者老爷们五月份的支持、陪伴以及包容。实际上这个月更新字数还是达到了十四万的,呱,也算勉强对得起读者老爷们投月票的厚爱吧,也谢谢读者老爷们五月份的支持、陪伴以及包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