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马车前行,他被拖曳着在地上各种翻滚与摩擦,衣服破碎,皮肤撕裂,溢出鲜血。 刘秀峰身材消瘦,弱不禁风,十分娇气的他经不起这种摧残,稍微吃痛便嗷嗷叫疼。 对此,赵策他们都视若无睹,充耳不闻。 在赵策他们看来,刘秀峰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活该遭受这种折磨。 赵策他们没去管刘秀峰的死活,只管前行。 随着马车走上街道,路人们都注意到了赵策他们。 对于赵策他们将刘秀峰拴在马车上拖曳,路人们皆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不了解内情的路人们,无疑是指责赵策他们目无王法,残害他人。 对此,赵策他们不仅不在意,反而还要得就是这种效果。 赵策提议道:“凤年,做事就做全套,你把你那柄北凉刀挂到车厢外,好让这些人都知道你是来为大姐出气的。” “好。” 徐凤年听从建议,将他那柄随身佩戴的北凉刀挂到了车厢外面。 北凉刀虽然改版了好几次,但依旧能让离国人一眼就认出来。 路人们看到北凉刀,再加上看到被惩治的人是刘秀峰,顿时就联想到了北凉大郡主徐脂虎的事情。 这是北凉的人来给徐脂虎出气了?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了这个事情。 …… 说巧不巧,江南今日举办了一个历年来最大的辩论会。 此辩论会的举办地,就在卢家所在的华荣城内,位于城中心的一个广场上。 整个江南的文人墨客几乎全部聚集在了这里。 这些文人们先是辩论了当今世上的五大帝国哪个更强哪个更弱,然后辩论了离国各个地方的强弱和优劣势,在这其中无法避免地谈到了北凉。 如今在离国,像是说北凉的不对便是正确。 在场有一部分人站出来,各种批判北凉,说北凉王徐骁的不是,说北凉世子徐凤年的不是。 在批判两父子的说辞上,无非就是徐骁拥兵自重,不将朝廷放在眼里,是个无情狠辣、杀人过多、引起天愤的人屠。 至于徐凤年,则是纨绔至极,嚣张跋扈,满身陋习,不仅不能堪当大任,还是一个需要除掉的祸害。 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人的脑子比较清醒,并不认为北凉以及徐家父子有那么不堪。 只不过在眼下这种大势之中,这部分人都选择了沉默,并没有站出来替北凉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