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初一手提携了韩生宣的老太监说道:“可能是因为在宫中,所以徐骁才没有下杀手。” 韩生宣点点头,然后又说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骁这次没有杀了我,他以后便再也不可能有向我报仇的机会了。” 老太监闻言,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中却对韩生宣的想法不苟同。 而虽然有不同的想法,但老太监并没有说出来。 在老太监看来,韩生宣造下的因果得由自己去承担,他不想干涉,也没法干涉。 老太监随后好心提议道:“今天这个事情你就哑巴吃黄连自己承受了,别去叨扰陛下。” 韩生宣知道皇帝就是为了拿他去恶心徐骁,至于他是死是活,有没有三长两短,皇帝并不关心。 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韩生宣还是听从了老太监的建议,将所有苦都自己咽了。 …… 按理来说,徐骁办完了事情,再加上有皇帝的要求,应该会即刻离京,返回北凉。 但徐骁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反常态得在明珠宫住了两天,直到第三日才是打算出宫。 临别之时,徐骁对着赵策说道:“好女婿,这皇宫我是真待不习惯,就不再继续留下来陪你了。” 赵策知道徐骁之所以会在宫中待这么久,就是因为不死心,还想套他的底。 他丝毫没有挽留:“岳父,来日方长,我们以后再聚。” 徐骁点了点头:“好。” 作别之后,徐骁便带着徐堰兵出了皇宫。 徐骁这下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了,找到韩崂山等三百轻骑后便离开了太安城。 马车刚上官道,徐堰兵便向徐骁禀报道:“老王爷,根据谍子传来的情报,明国的接亲使团以一种东躲西藏的方式北上,如今快要抵达山海关了。” “而小王爷所安排的雪月城的人以及那三千铁骑目前也正全速赶去山海关,想来双方应该会在山海关产生碰撞。” “另外,皇帝暗中调遣了兵部尚书顾剑棠去山海关接应明国的接亲使团。” 得知这些信息后,徐骁露出了饶有兴致的样子。 “这么说来,山海关将会有一场好戏上演。” “我正想亲眼瞧一瞧赵策的骑军到底有多勇猛强悍,这次是个机会。” “堰兵,你通知韩崂山,让他算好时间,务必让我们提前抵达山海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