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穿着布衣草鞋、逢年过节才吃二斤猪肉,为清名而使得家人缺吃缺喝的官员,如麟毛凤角。 沈念自认做不到。 若真到了那一步,他宁愿辞官经商,也不会为了狗屁清名,而使得家人遭罪。 …… 六月二十六日,近午时。 夏日炎炎。 就在京师各个官衙的官员们,听着蝉鸣、坐在工位上昏昏欲睡之时。 又一条新政之法。 如同一瓢带着冰碴子的凉水,浇在所有官员头上。 张居正对积弊已久的驿递制度动手了。 《给驿条例》下发全国,即日执行。 简单来讲,条例内容主要有三点。 其一,限定勘合(即驿递使用介绍信)范围,官吏非公不准乘传,乘传须依照品级公务携带物品。 其二,领用勘合的官员,使用的车马、驿夫、日程、供应待遇,皆有定制,不可扰民,不可逾矩。 其三,凡内外各官丁忧、起复、给由、升转、改调、到任等项,俱不给勘合,不许驰驿。 此条例一出,京师各个官衙当即就炸锅了。 因其动了无数官员的奶酪。 但凡是一名官员。 总有公务出差、回家省亲、转职外地等出门需求。 而驿站是官员们出门在外最好的休息场所。 只要拿着勘合,车马舟船、伙食、住宿,便能全部免费。 可谓大明官员最好的福利。 明初,也就老朱在位时,秉持着“非军国重事不许给驿”的原则。 之后,便渐渐乱了。 过往官员胥吏,有串通商贾夹带私货,利用驿站走私逃税;有长期持有堪合,作为人情转送别人使用;更有甚者,敲诈当地驿夫,勒索钱财。 此外,假冒的勘合甚多。 许多假勘合,追究到最后,竟还是官衙出的。 官员胥吏,花朝廷的钱,办自己的事,比比皆是,已成常例。 若有官员自掏腰包,不住驿站住旅舍,为朝廷省钱,反而被人当作是大傻子。 嘉靖朝时。 驿递开销过大,宅男皇帝大怒,直接裁减了近半的驿递预算。 结果导致驿站无钱,驿夫十人九逃,十马九缺。 驿站纷纷停摆。 甚至连传递军事情报的急递铺兵都缺吃少喝,外加没有马匹,一道军事情报都能迟一个月送达。 试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