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除夕夜,山西平阳府府衙。 都察院右佥事海瑞、吏科给事中姚斌在平阳府知府高凌岳与蒲州知州张奎的引领下,穿过大堂、二堂,来到西厢的爱莲堂。 爱莲堂前厅。 一张精致的八仙桌立于中间,四张官帽椅依次摆开,两侧分别站着四名侍女、四名侍童。 厅外,有一座简易戏台,一众装扮完毕的戏子列于一侧,随时都可开始表演。 此乃当下山西各个府衙招待御史官员的标配。 高凌岳将海瑞引至前厅,笑着说道:“海佥院,本府知您不喜喧闹,便未让府衙的其它官吏来迎,今日乃是除夕,咱们四人小酌几杯,听听曲子,应不算逾礼吧!” 海瑞没有说话,直接朝着座位走去。 张奎顿时大喜,朝着一旁喊道:“上菜!” 稍倾,四人坐下后,各种珍馐美味陆续端了上来。 酒盏、酒壶皆用金,餐盘、餐碗非瓷即漆。 肉菜有鹅、有鸡、有羊、有猪、有鱼,盘盘精致;蔬菜用小瓷碟,小品用攒盒,堆得甚高,还有各色精美的点心、干碟、水果、饼子、油酥等放在一旁。 此等餐饮规模,显然是逾礼的。 但莫说山西官场。 整个大明官场,包括一些无功名的富家大户都是如此奢华,根本无视朝廷定下的礼制规矩。 此刻。 坐在下首的吏科给事中姚斌心情忐忑,不时望向海瑞。 经过这段日子与海瑞的相处,他已知海瑞的性情与做事原则,他笃定海瑞不会吃这顿饭。 他甚至感觉海瑞可能会掀桌子。 就在这时。 海瑞看了看餐桌,然后望向高凌岳,道:“高知府,一共就这些菜了?” 高凌岳一愣,连忙回答道:“还有三道汤食未上,若这些不合海佥院口味,本府可令厨子立即换菜!” “能否容老夫看一下今日菜谱,另外再看一下今日戏目?”海瑞问道。 听到此话,高凌岳与张奎不由得大喜。 他们最怕海瑞油盐不进,没想到海瑞竟主动要求点菜点曲了。 点菜点曲甚至点歌伎,在官员宴饮中,乃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往昔。 来平阳府视察的一些老饕类高官,都会亲自点菜,甚至暗示府衙准备一些其它节目。 对于这样的官员,高凌岳是最喜欢的。 因为他们吃了喝了玩了拿了,自然就不会挑平阳府的问题了,高凌岳的官位也就稳了。 这一刻,高凌岳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 他在心中喃喃道:看来传说中的海钢峰也没有那么拗直,可能致仕还乡多年也想明白了,在当下的官场,故作清高,必定会撞得头破血流。 稍倾。 菜谱与戏目单出现在海瑞手中。 海瑞翻看了一下后,将其递给一旁的姚斌。 姚斌立即会意,将其迅速塞入怀中。 自打进入山西境之后,海瑞交给他的所有东西,他都需记录在案。 高凌岳与张奎顿时觉得事情有些不妙。 “海佥院,此为何意?”高凌岳疑惑地问道。 “二位违逆大明官员宴饮礼制,老夫巡视山西,有纠举之责,自然是要将这些证据留存下来!” 听到此话,二人的脸色变得铁青起来。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二人好心好意请客吃饭,没想到还是被海瑞挑了毛病。 海瑞,果然还是原来的海瑞。 眼中容不得揉进一粒沙子。 高凌岳站起身,瞪眼道:“海佥院,您不会想着就凭这顿宴席,便让我二人丢官吧,此宴乃是王部堂与方巡抚专门交待的,我们只是奉上官之令执行,您若不喜,何必来赴宴?” 高凌岳与海瑞同品级,但气场不足,便想靠着山西总督兼刑部尚书王崇古与山西巡抚方逢时之名向海瑞施压。 海瑞反问道:“高知府的意思是,此宴乃是王部堂与方巡抚的心意,可对?” “是!”高凌岳没好气地说道。 海瑞微微点头,看向姚斌,道:“记下此话,日后咱们寻王部堂与方巡抚对质。” “是,海佥院。”姚斌说道。 海瑞与姚斌这番一问一答,让二人感觉自己像是监牢中被审的犯人。 随即。 海瑞又看向二人,道:“将这些饭菜戏子全撤掉吧,今日老夫实乃为公事来寻二位,并非为了吃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