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月二十七日。 小万历罢张翰吏部尚书之职,无赏无罚,令其致仕归家。 与此同时。 小万历下诏起复前户部尚书王国光为吏部尚书,为防其拒不赴任,小万历命锦衣卫百户石青携他的手谕前往山西泽州府阳城县将王国光亲自接回京师。 王国光去年纳妾之事传扬甚远。 他若敢以身体老迈推迟,小万历将让石青将其绑回京师。 …… 眨眼间,就到了十一月份。 票拟司的一众检详官,成长速度惊人。 但也忙得够呛。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票拟不知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事情多。 官员升迁转职,衙门事务协调,边防军需审核、皇家礼祭筹备、朝贡贸易使节接待、御史巡查地方之调动、地方流寇凶犯缉拿与官员赏罚等一些列事情都需要检详官们过目。 许多事情虽依照常例处理即可,但检详官们必须要记住此事,不然会影响其它事务的处理。 故而,每日要记在脑中的事情比往昔多了数倍。 十八名检详官,十七名都是忙碌且快乐着。 唯有沈念是快乐且不忙碌着。 其他人都不愿看到他熬夜处理文书,不然,彼此差距会越来越大。 大家不得不承认。 票拟这种事情,确实需要天赋,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是阁臣之才,比如:沈念。 …… 十一月初五,冬至。 小万历与百官在圜丘行庆贺冬至礼,为大明祈福,期望大明下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过完冬至。 对许多大明百姓而言,便算是年关的开始。 京师也变得愈加热闹起来,商贾如流,一片繁华。 …… 十一月初七,午后。 小万历闲暇之余,来到了票拟司。 他是这个临时衙门的主官,不打招呼便前来巡视,非常正常。 而此刻。 负责轮岗的官员有户部左侍郎李幼滋、大理寺右少卿张岳、翰林侍讲沈念、翰林修撰赵志牟、吏科给事中王道成五人。 五人听说小万历来衙,连忙从书案前站起,奔向屋外。 “参见陛下!” 五名检详官外加十余名书吏齐齐拱手。 “朕只是来看一看,无须多礼!”说罢,小万历便甚是兴奋地走进票拟厅。 小万历视察一番后,坐在最前方,说道:“诸位近日甚是辛苦,朕是知晓的,吃食用度上若有或缺,直接向司礼监提,这个钱,从内帑出!” 大明官员待遇有明文规定,任何人都不可逾制,但内帑出钱,小万历点头,就可以奢靡一些。 “谢陛下隆恩,臣等无所缺!”沈念五人齐齐拱手。 冯宝已将他们的待遇向内阁看齐,在他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张居正的水准前,还没有资格提要求。 有些恩赏,不接是荣耀,是美谈;一旦接了,就变成了压力、罪过。 君臣闲聊片刻后。 小万历想了想又道:“众卿最近有什么难处吗?你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朕帮你们解决!” 听到此话,沈念等人都摇了摇头,但户部左侍郎李幼滋却站了出来。 “陛下,还真有一事,可能需要您来处理!” “何事?”小万历疑惑地问道。 “今日,臣翻阅奏疏时发现:七月十八日,有科道官上奏称京师出现大量私铸新钱,导致十余文铜钱只抵得一分银子,而后,张阁老票拟建议令顺天府与五城兵马司逮捕私铸钱者,陛下批复称:令厂卫联合顺天府、五城兵马司抓捕,重治不饶。然九月底与昨日又有不同官员上奏称,京师假钱泛滥,请求朝廷严惩铸钱贩子,毁掉铸钱炉与模具。” “此问题,官员上奏三次,内阁已票拟两次,陛下也有命令要求,然却仍未解决,实乃厂卫、顺天府、五城兵马司职责有失也,然……然臣等却无权催促惩治他们!” 听罢此话,小万历微微皱眉。 此问题不算是个例。 他与内阁交待到下面的许多问题,还未曾彻底解决,便会被新问题覆盖。 因朝廷要解决的事情非常多。 故而对一些没有解决且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便搁置不管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