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一月十七日。 殷正茂重返内阁,恢复参预机务之权,被起复的新任吏部尚书王国光也正式于吏部就职。 票拟司的众检详官,在内阁三大阁老的帮助下,进步明显。 虽仍旧比不上张居正在朝时的理政效率,但小万历已非常满意。 近午时。 天色阴沉,铅云低垂。 没多久,一场大雪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师。 雪花如鹅毛般飘落,越下越密,顷刻间,屋顶、街道、树木等都被染得一片洁白。 文华殿内。 小万历正在批阅奏疏,冯保站于左侧,沈念以起居注官的身份站于右侧。 数名小宦官忙碌着为殿内的火盆加置宫廷与内阁专用的红箩炭。 外面愈加寒冷,殿内始终温暖如春。 片刻后。 小万历望向殿外,道:“好大一场雪啊,陪朕到殿门外看一看!” 当即。 冯保从一旁拿来一件雪白的貂裘,为小万历穿上后,还朝其手中放了一个铜铸如小瓜式的取暖手炉。 随后。 有小宦官也为冯保与沈念提供了两个取暖手炉。 三人朝着殿门口走去。 吱呀!吱呀! 殿门打开,许多雪花飞入大殿,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涌了进来。 小万历站在殿门口,望着前方白茫茫的雪景,面带喜悦。 冯保笑着道:“陛下,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寓意着明年又是一个好兆头呀!” 小万历微微点头,将手中暖炉递给冯保,然后伸手去接飘落的雪花。 他若不是皇帝。 此刻早已跑到雪地里狂奔,然后打雪仗、堆雪人了。 小万历欣赏了片刻雪景后,说道:“今冬天寒,城外恐怕又要有冻亡冻伤的百姓,令顺天府立即在城外设粥棚、煮热粥,为那些无家可归的贫民乞丐安排能够遮风挡雪的去处!” “陛下仁慈,老奴立即安排!”冯保躬身道。 小万历又看向沈念,道:“沈卿,朕令蓟镇总兵戚继光回京述职,这两日应该就要到了,朕设宴之时,你也来参与。” “臣遵命!”沈念拱手道。 张居正丁忧归葬,小万历最不放心的就是北方边事。 目前驻扎在九边的军事将领,大多都是张居正提拔的。 他们并不知张居正会不会被起复,也不知自己会不会被突然换掉,更或者被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贬谪。 心有顾虑,边防易出问题。 故而小万历选择令戚继光回京述职。 蓟镇乃九边之首,戚继光更是九边最有权势的武官。 待九边的其他将领看到戚继光在京师的待遇,他们也就心安了。 …… 这场雪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才渐渐停歇下来。 皇城内外的主街道上,锦衣卫与五城兵马司的兵卒们忙碌着清理积雪。 一些会做生意的小贩赶着骡子拉着平板车,在街头卖炭、卖煤、卖暖手炉。 城外,顺天府衙役支起了数个粥棚,并允许一些无家可归的贫民乞丐进入寺庙、官衙暂歇。 …… 十一月十九日,清晨。 雪花再次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 此次下得不大,但却让本就寒冷的京师变得愈加寒冷起来。 就在这时。 蓟镇总兵戚继光带着一众亲兵来到了京师。 当下。 戚继光的品级是正二品骠骑将军。 实际差遣是:钦差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地方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兼理练兵事务。 其虽有正一品右都督的虚衔。 但大明以文驭武,其权力甚至还会受正三品巡抚、正二品总督的节制。 不过对一名武官而言,此时的戚继光已拥有了武官的最高荣誉。 小万历对戚继光回京述职非常重视。 直接安排内阁阁臣、户部尚书殷正茂携鸿胪寺一众官员在崇文门下亲迎。 目前内阁的三大阁老,殷正茂与张居正关系最近。 小万历如此做,自然是想让戚继光放心,即使张居正丁忧,朝廷也会依旧重用他。 …… 半个时辰后,雪依旧在下。 在戚继光一行距离崇文门还有近两百步时,殷正茂快步迎了出去。 于人情世故上,殷正茂在内阁可排第一。 “戚大帅,好久不见!”殷正茂隔着老远便高声喊道。 二人在仕途上并没有什么交集,但都剿过倭,殷正茂知晓武官之苦,故而直接尊称戚继光为:戚大帅! 戚继光比张居正小三岁,今年也已五十岁。 他看到殷正茂在雪中提着官袍迎他,且尊称戚大帅,不由得立即翻身下马,快步走了过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