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一月二十二日,巳初。 天色阴沉,寒风刺骨。 东华门南三所书斋的房檐上,积雪未消,且挂着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凌。 沈念为潞王讲学结束,便急匆匆奔向票拟司。 今日午时,小万历将在武英殿设宴款待戚继光。 三大阁老、申时行、沈念五人作陪,到时定然会聊起“黑心棉”之事。 沈念需提前完成今日的票拟任务。 沈念离开南三所书斋不到片刻,潞王朱翊镠便从屋内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开始敲打屋檐上的冰凌。 自打沈念成为他的讲学官后,潞王上课老实了许多,但少年心性,私下里仍没少做顽劣之事。 但大家对他的期待都不高,用李太后的话来讲:日后不招惹是非即可。 整个禁中,过得最开心、最自由的便是他。 …… 片刻后。 沈念刚回票拟司,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为首吵架的二人。 正是申时行与王锡爵这对同年的状元与榜眼。 “申时行!你首鼠两端,瞻前顾后,根本没有资格担任票拟检详官!” “王锡爵!你做事鲁莽,不顾大局,难为监生表率,根本不配担任国子监祭酒!” …… 二人正吵着,见沈念走了进来,瞬间便停了下来。 “子珩,快来看看这份奏疏,若是你来票拟,该如何拟?”申时行将一份奏疏递到沈念手中。 一旁的翰林修撰赵志牟、翰林侍读陈经邦也都走了过来。 今日乃是他们五人在票拟司轮值。 沈念见众检详官都面色严肃,打开奏疏一看,不由得愣住了。 此奏疏。 正是戚继光亲撰的关于“黑心棉冻死守边士兵”的奏疏。 小万历命人将其送到票拟司,自然也会送往内阁,送到这两个地方,意味着京城其它衙门很快就会知晓此事。 沈念陷入沉思中。 小万历选择将此奏疏公示,显然已将此事调查清楚,且有了解决之法。 申时行与王锡爵将两张票拟递给了沈念。 一张写着:“拟曰:即刻令户部补足冬衣,命厂卫彻查贪墨之事,严惩主谋者。” 署名:申时行,附议:赵志牟。 一张写着:“拟曰:即刻令户部补足冬衣,命三法司彻查贪墨之事,严惩主谋者。” 署名:王锡爵,附议:陈经邦。 两张票拟看似只有一词之差,但意义却完全不一样。 厂卫办案,是行使皇权。 小万历、李太后、冯保三人都能暗箱操作,决定结果。 三法司办案,是行使大明律。 也有暗箱操作的可能,但受内阁制约,群臣监督。 申时行做事偏向中庸。 他不希望此事闹大,故而建议令厂卫调查,免得再发生李太后与小万历绝食之事。 王锡爵性格刚烈。 他认为武清伯屡教不改,厂卫调查必会徇私,故而想让三法司调查。 票拟司之所以将每日的轮岗检详官设定为五人。 是因一人票拟,外加至少两人附议,才能将票拟呈递到禁中。 少于三人意见一致,则票拟无效。 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乃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 虽说多数不一定是对的,但大概率是对的,且还有内阁的票拟在,给小万历提供两个选择就足够了。 接下来。 沈念若支持申时行,只需在其票拟附议处署名,署名后,王锡爵署名、陈经邦附议的票拟便算作废。 小万历若驳回此票拟。 王锡爵与陈经邦才能再次呈递奏疏,但还需一人附议,即至少两人附议,票拟才算有效。 当下,沈念的意见非常重要。 沈念想了想,率先说道:“此贪墨案涉及武清伯,陛下与太后理应避嫌,故而厂卫不可去查。” 听到此话,王锡爵与陈经邦的脸上露出笑容。 沈念接着道:“不过,我觉得此票拟还可以写得再具体一些!” 说罢。 沈念从一旁桌子上拿出一个崭新的票拟纸条。 然后提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