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你只做罐头不往外卖,本钱从哪里来?”索拉夫提出一个关键问题。 “这就是我接下来想说的。” 林川介绍道:“你的生意能做到欧洲?” “当然。”索拉夫点点头。 “中国的商品,比如茶叶,在欧洲应该很受欢迎吧?” “那当然!你能搞到?”索拉夫眼神一亮。 “而你们那里的熊掌、熊胆、鹿茸,在我们这里也受欢迎。” “现在除了官方的渠道,你们没人敢收了……” “索拉夫大哥,这不咱们现在认识了吗?” “我明白了,林川老弟。” 索拉夫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你这个汉人……野心大呀。” “只不过想好好活下去而已……” “行,你果然是个汉子!说吧,想怎么做?” “索拉夫大哥,我这里有几根金条,先预付给你……” 林川从口袋里掏出两根金条来…… 其实在和索拉夫正式沟通之前,林川心里对如何利用这条贸易线路完全没底。 他知道,在老毛子那边,其实一直是允许私营经济存在的。 虽说规模和经营内容受到诸多限制,店铺不能随意扩张,经营的品类也有严格规定,但这已经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相比于国内的环境,个人要是想做点出格的事情,太容易被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甚至随时有可能吃牢饭! 可要是能把索拉夫也拉上船,那就不一样了。 利用毛子那边的生产能力,这十根金条也能换来更多的罐头,甚至可以入股,成为罐头厂的老板之一。而且,就算这十根金条都用完了,也不用担心。 多亏了索拉夫说的“金砂矿”提醒了他。 林川记得小时候在上官屯,有好多人去黑瞎子岭那边的一道河沟淘金。 那时候,河沟边总是聚集着一群怀揣着发财梦的人,他们日夜不停地在河水里筛洗着沙子,后来甚至还发生过因为争抢金砂而伤人的刑事案件,原本宁静的河沟变得充满了纷争和危险。 再后来,国家出台政策,不允许私人淘金,加上公安查得紧,淘金热也就慢慢降温了。 可就算到了八九十年代,还会有人偷偷摸摸做这件事。 现在是 1958年,这意味着,那条河沟的金砂,还没有被人发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