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晨雾还没散尽,大队部的铁炉子已经烧得噼啪作响。 墙上的月份牌翻到“一九五八年三月”,糊墙的《人民日报》泛着烟熏的黄,铅字标题还印着“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字样。 刘三炮和林川来到大队部的时候,廖长春正在铁炉子旁烤火。陈和平拿着一个本子,正跟大队会计拨拉着算盘。 听到林川想给高级社捐一头耕牛,屋里的几个人都抬起了脑袋。 廖长春琢磨了一下,说道:“买耕牛这事得走三道关。先得在社里开牲畜采购证,再到供销社牲口市场划价,最后还得防疫站开检疫票。这节骨眼上,能挪动的牲口早被各大队盯死了,不太好买吧,和平?” 陈和平站起身来,从铁柜里取出个蓝皮本,钢笔在舌头上蘸了蘸:“咱县里头倒是有个畜牧站,去年秋里还见他们往哈尔滨送过挽马。”算盘珠子哗啦一响,“可这一百二十块钱的牛钱呢,林川,你真要捐呐?” “嗯呐。”林川点点头:“咱们高级社收留了我,就是我的家了,我又不懂农活,能给春耕贡献一份力量,是我应该做的。” “哎呀,你们听听,林川兄弟这觉悟!”廖长春脸色笑开了花。 这林川可是他手写任命书留在社里的民兵副队长,屡次立功不说,还给高级社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思路,听说养狍场的几头狍子长得很好,这才几天啊,又要捐耕牛! 这种好同志上哪找去? “社长,够树立典型了吧?”刘三炮问道。 “够!”廖长春哪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当即点头道:“这要不是典型,那什么是典型?” “社长,那我去联系一下买牛手续的事情?”陈和平问道。 “行,就交给你去办吧。”廖长春点点头。 “哎,陈队长!”林川开口道:“等去买牛的时候,我跟你一块吧?跟着去学习学习。” “行,到时候我叫你。” 买牛运牛也是个力气活,林川愿意一块去,陈和平自然是求之不得。 “还有个事儿,社长……”林川挠了挠头:“我着急盖房子……” “哈哈哈,社长,林川着急娶媳妇儿。”刘三炮抢先一步说道。 “娶媳妇儿?”廖长春一愣:“跟谁?陈小芹呐?这么快?” 陈小芹是陈历年的表妹,陈历年又是高级社的记工员,赵婶上门说亲的事情,还是陈历年撺掇的呢,这事儿社里的几个人都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