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4章 深刻印象-《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第(2/3)页

    会议成员开始认真考虑这些发现可能带来的影响。

    几张折线图被投影到了幕布上面。

    “这……”

    “迭代法的思路应该是没错的,但如果结果真是这样,那项目进度恐怕……”

    “没想到数字化研发组那边还真能做出点东西来,不管结果对不对,至少看上去是那么回事……”

    显然,尽管不可能因为许宁一个人的说法就下结论,但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开始严肃地对待这个计算结果了。

    在会议桌前端,几位项目负责人聚在一起,低声交谈。

    在八三工程项目启动之前,歼8b曾尝试携带四枚PL-8短程空对空导弹飞行,结果显示导弹对飞机控制的影响尚可接受。

    然而,阿斯派德超视距导弹因其体积庞大和重量沉重,给华夏航空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研发挑战。

    正如许宁所言,在处理高速度、大攻角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时,行业仍依赖于经验积累。

    但面对阿斯派德这样全新的情况,缺乏现成的经验借鉴使得问题变得棘手。

    类似于新舟60遇到的问题,仅凭风洞试验难以完全模拟实际飞行中控制面的表现。

    直接根据许宁的计算结果进行飞行测试虽然快捷,却存在较高风险。

    最安全的做法是从相对简单的飞行条件逐步接近临界值,通过多次试飞来确保安全。但这将不可避免地拖延整个项目的进度。

    会议室后方的讨论同样热烈,许多人围住许宁询问他带来的报告细节。

    这份报告浓缩了他对多个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包括算法验证及副翼效能的数据支持。

    尽管这些信息对于八三工程本身可能并不直接相关,但对于在场的专业人士而言,却是极具吸引力的技术资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