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说的小许就是你们的组员吗?”丁志恒显得有些困惑。 杜亦熵点头确认:“对,他叫许宁。” 丁志恒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直接听取他的意见?等等,许宁这个名字听起来很耳熟。” “没错,之前603所新舟60项目中的机翼颤振问题,以及上个月八三工程中机翼的重大改进,都是他在背后发挥了关键作用。” 提到许宁时,杜亦熵的声音里都带着赞赏。 “连歼8-3的改动也有他的参与?”丁志恒惊讶地问道。 作为高层重视的重点项目之一,八三工程自然也是丁志恒关注的对象,而且它还间接推动了十一号工程的谈判进程。 “不仅仅是参与,可以说在技术层面,他几乎主导了整个过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向通知书了解更多细节。”杜亦熵补充道。 “真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丁志恒赞许道。 “好吧,我们就来听听这位年轻人的意见。” 就在丁志恒同意之际,他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 “等一下……我想起来了。” 他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档案袋。打开后,里面是一份会议记录。 “这是前几天开会时,电力工业部提到的。”丁志恒迅速翻阅着,找到了关键内容。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现有的电网系统越来越吃紧。 各大城市的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都遇到了严重问题,所以现在电力部门正在考虑对整个电网进行升级。” “这份《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水火电力系统及动态环境经济调度》的研究成果,是由华夏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徐舒和华夏航空工业集团601所的许宁共同完成的。” “601所里应该只有一个叫许宁的人吧?”丁志恒问道。 面对这个信息,杜亦熵也感到困惑不已。他对这方面一无所知,而且按照他的理解,许宁似乎不应该有时间参与这样的研究项目。 两人互相看了看,决定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看来你的组员比想象中还要厉害啊。” 丁志恒说着,拿起桌上红色电话机的话筒递给了杜亦熵,示意他来打这个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了涪城624所,阎伟忠迅速联系到了正在控制室工作的许宁:“小许,国防科工委那边有个电话找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