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讨论还在继续,这时工位传来消息:飞机已固定好,电力和液压系统准备完毕。所有人员有序撤离,站在防弹玻璃后的观察室里等待。 几位领导互相看了一眼,最终将对讲机递给了总设计师宋闻聪。 由他宣布这个重要的时刻最合适不过。 宋闻聪看着眼前的老伙伴们以及一位年轻的面孔,点了点头,缓缓拿起对讲机: “十号工程,1001号原型机,发动机地面试车——开始!” 旁边的工程师随即按下启动按钮。 轰鸣声突然在测试车间内炸开,即便有厚墙阻隔,许宁和他的团队还是能隐约听见。 几秒后,发动机的声音转为平稳的低吼,表明它已经进入怠速状态。 “启动成功!”的欢呼随之响起。 但这次测试远不止看发动机能否启动那么简单。 工程师们需要检查发动机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表现,特别是当它与飞机进气道配合时的情况。 即使AL31FN发动机设计成熟,地面测试和实际飞行中的性能可能大相径庭。 “提升至20%... 30%... 40%...”周自全清晰的声音指挥着操作员逐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 一切顺利进行,直到周自全宣布70%的指令。 就在那一刻,警报声打破了平静,电脑屏幕上闪起了警告信号,节流阀自动回退到40%,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报告!节流阀自动减小,系统报警!”操作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在这片混乱中,许宁保持冷静。 他意识到这是他的主动稳定性控制系统在起作用,防止潜在的喘振风险。 挤过人群,他走到控制室门口解释说:“是我们的系统检测到了可能的喘振迹象,因此自动调整了油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