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就像图2所示,清洗前用图3的芯轴插入,推开活门10,再利用反向压力冲洗……”许宁解释着,杨未则听得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儿,杨未才接过图纸,感叹道:“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工程上还算有点水平,现在看来,还有很多要学啊。” 确定了问题所在后,配套厂商迅速收到了改进工艺流程的通知,以及许宁绘制的图纸。 因为不需要对零件本身做任何改动,所以只用了三天时间,几个新的球面单向活门就被送到了正在拆解飞机进行全面检查的132厂手中。 尽管已经知道发动机的问题不在机体内部,但这次全面检查的结果还是让人吃惊不小。 新型检测设备发现了许多隐藏在深孔和狭小空间里的异物,如断头铆钉、螺栓螺帽和金属屑等。 虽然这些问题不会立即威胁飞行安全,但也绝对不容忽视。 考虑到所有航空制造厂都遵循同样的老旧标准,其他工厂可能也存在类似问题。 老一代飞机的要求较低,问题或许不那么严重,但新一代作战和辅助飞机的生产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 于是,132厂发起的“质量文化月”活动很快扩展到了整个航空工业系统,以提高整体的质量意识。 对于十号工程项目组而言,当务之急是重新启动之前暂停的发动机测试工作。 1001号原型机再次从总装车间被拉出,送往试飞站准备新一轮的测试。 工位没变,准备流程也依旧如昔。 尽管许宁入职不久,但他参与的项目数量已经与资深同事宋闻聪旗鼓相当。 对这些步骤,他早已驾轻就熟。除了某些需要611所审批的环节,其他事务他几乎可以独当一面。 更重要的是,在上次试车中的出色表现后,不论是132厂还是试飞站的团队都更加重视他的意见,甚至主动寻求他的帮助,就像他在盛京时一样。 威信是靠时间积累的,而他已经赢得了不错的起点。 “这次用的是同一台发动机吗?” 许宁透过厚玻璃注视着正在进行最后固定的1001号原型机,问身边的杨未。 “没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