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次,讨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大飞机产业园,旨在承接来自欧美、符合国际标准的航空制造项目; 最后,则是对整个民航产业进行深度重组。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民航业暴利时代的结束,航空公司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导致许多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为此,政府计划将现有的九家直属航空公司整合成三大集团,以此提高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这三件事不仅各自意义重大,而且彼此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一切的发展,都得益于许宁在过去一年里的努力,使得国内民用航空业避免了重蹈覆辙,没有再现上个世纪末的那种混乱局面。 尽管目前只有新舟60和运12两款机型能够展示。 但与欧洲签订的适航互认协议以及在航空气象安全领域的合作主导权,无疑给高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因此,航空工业总公司重组的计划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最新的方案,原总公司将拆分为两个集团: 一集团继续专注于军用飞机业务,而新成立的二集团则接管商用飞机制造,包括沪飞、镐京和冰城的民用部门,以及未来的大飞机产业园。 这使得职责划分更加清晰,也让业内专家许宁难以立即评估其利弊。 民航业的改革与军队企业脱钩政策密切相关,特别是华夏联合航空这家运营多款军用运输机的航空公司。 随着“军队一律不得经商”政策的临近,联合航空成为了关注焦点。 函件提议将联航并入二集团,确保即使国产客机存在性能或成本上的不足,依然能获得稳定的用户基础,为国家新兴的民用航空业提供保障。 这一系列举措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涉及到了从未有过的大飞机产业园建设,以及提前多年的民航重组。 面对如此重要的产业决策,征求各方意见显得尤为重要。 当这份征求意见函交到许宁手中时,他感到一阵恍惚——几个月前只说会考虑他的建议,现在却是正式发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