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侄儿,四叔回来看你了-《超时空史记》
            
            
            
                
    第(2/3)页
    “陛下,燕军才刚扬帆,各船、各地守将就纷纷叛降,我见势不妙抢了一匹马逃出,方才得以来报军情!”
    奉天殿内,百官骇然。
    这是士气全无,才会败得如此之快。
    守江将士如此,守城禁军又怎会拼死抵抗
    “如今,”
    御座上,朱允炆声音惨然,眼神森森的问众臣:“你们还有何计策挡住燕贼”
    众人垂首,不敢答。
    哪里还有什么计策。
    百万大军渡江,再有半日,燕王就能从镇江率主力来到应天府。
    到那时,城破只在顷刻之间。
    “黄先生。”
    朱允炆哀求似的看向黄子澄,“当日朕听从先生之见,先削了周齐五王,留燕贼在后,如今燕贼势大,岂非你害了朕如今先生还有何计策能解京师之危”
    “我……!”
    黄子澄喉咙动了动,却说不出半句话。
    朱允炆再问身为兵部尚书齐泰,亦无计可施。
    奉天殿外,不知谁先提出,聚在一起商议的众臣竟是散了大半。
    骚乱传到殿内,仪礼司的官员听到,也看到外面情形,却无可奈何,只是禀告了皇帝。
    “陛下,臣请去城门督战!”
    有人启奏道。
    朱允炆准了,只是说话的语气颇为无力。
    众臣见状,也纷纷以借口离开。
    奉天殿内只剩下十数人。
    仪礼司唱礼散朝,这十多人出外一看,数百朝臣皆不见了踪影。
    殿内,唯有黄子澄、齐泰二人。
    君臣相顾无言。
    朱允炆面色如槁木死灰,许久,才对身前宦官下令:“叫皇后带朕的两个儿子前来奉天殿,再取找火油来。”
    几人都大惊失色,宦官忙问:“陛下要火油做什么!”
    “奉天殿不能给那逆贼!!”
    朱允炆声色俱厉。
    “陛下!”黄子澄立刻劝道:“如今京师未失,陛下坐镇皇宫,将士未必不会死战……即便城破,陛下还可离京,召天下兵马前来勤王,陛下……”
    “闭嘴,朕有今日全都怪你!!”
    朱允炆突然大骂,又痛哭起来:“皇爷爷交给朕的江山,朕…朕哪还有脸面见皇爷爷”
    黄齐二人跪下。
    “去取火油来,快!!”
    朱允炆又大叫起来。
    宦官只能出到外边,故意大声对侍卫道:“陛下让你等去取火油来烧了奉天殿,你等快去办!”
    说完,又低声说:“拖着,谁也别去拿火油,你们去告诉你们的长官,说皇宫不得有失,否则太祖显灵时看到宫殿起火,咱们谁也别想活!”
    侍卫忙点头应下,只派了几人离开,并未真敢取火油来烧奉天殿。
    一众侍卫继续站岗,时不时看向皇宫内,眼神带着几分怜悯。
    如今大势已去,应天府紫禁城即将为燕王所据。
    一个时辰后,有官员来报:“陛下,守金川门的谷王已打开城门,燕军即将入城!”
    “谷王……谷王。”
    朱允炆喃喃着。
    不久后,又有人来报,朝阳门、正阳门、通济门皆大开,黄子澄所寄希望的二十万禁军,土崩瓦解,转眼间尽数投降。
    “陛下!”
    有人进了奉天殿,劝道:“燕王殿下从镇江赶来应天府中,申时即可到应天府,陛下不如早些出城迎接,将黄子澄齐泰二贼交付燕王殿下,或许……能使其退兵!”
    燕王靖难打的是诛奸臣的口号,一直都是索求诛杀黄、齐二人。
    “陛下!”
    83最新地址
    齐泰跪下流着泪道:“若能换得陛下一线生机,臣愿一死!”
    黄子澄同样跪拜叩首。
    “一线生机……哈哈哈哈,朕在这里,燕王想篡位,就过来杀朕!!”
    朱允炆在御座上状若疯癫。
    不久后,又有官员来报:“应天府十三座城门,如今全部大开!”
    “燕贼进城了!”齐泰急忙问。
    “陛下!!”
    有大臣从外面匆匆赶回,刚好听到齐泰的话,忙喘着气说:“应天府城门大开,却不见燕军入城,真是怪事!”
    “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城门开了,外面的燕军却没有进城,说什么奉太祖旨意,只围城,不得擅自入城!”
    “太祖……太祖!!”
    御座上,朱允炆猛地站起身,跑下来紧紧握住那人:“你说的都是真的!这些话都是太祖的旨意!”
    “臣、臣再去打听!”
    “快去,你们也都去,快去打听清楚,是不是太祖下旨让那逆贼不许进城!”
    朱允炆仿佛真的抓住了一线生机,脸上涨红的下令,命黄子澄齐泰两人也速去打探消息。
    他们都走后,朱允炆在奉天殿内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焦急的走。
    也不知等了多久,催了几回,才有人匆忙来禀报:
    “陛下,齐大人说,如今应天府城门大开,燕军在外边扎营,说不敢进城,让城内百姓勿要惊慌,继续正常出入城门!还命城中各官员维持城内秩序。”
    “那逆贼呢”
    “陛下说的是燕王殿下燕王殿下还未到,那位楚史官也没到,大家都说,等楚史官到了,太祖就显灵,百姓们现在都在等呢,都不敢出门!”
    “楚史官……”
    朱允炆口中喃喃,猛然间反应过来,下令道:“去准备祭祀用品,朕再去太庙等太祖显灵!让太祖给朕做主!”
    这次宦官侍卫们没有推辞,匆忙去准备,十来个太监抬着肩舆,从奉天殿出到午门,在午门上守卫的注视下,一路走到了太庙前。
    “臣恭迎陛下。”
    众臣纷纷行礼。
    朱允炆张了张嘴,神情满是震惊,这些人竟都等在了太庙这儿!
    以吏部尚书茹瑺为首,右侍郎蹇义,户部右侍郎,兵部侍郎刘俊,右侍郎古朴,工部,刑部,大理寺,翰林学士……
    如此多的官员,散朝后都没走,而是来到了太庙,全都等在了这儿!
    竟无人来告诉他一声!
    君臣无言。
    朱允炆进入太庙,举行隆重的祭祀,再次恳请皇爷爷下界,为他主持公道,下令大军把燕逆抓拿问罪。
    这些话,只有他身后的几人能听到。
    两个时辰过去。
    君臣数百人都没有离开太庙的意思,直到徐辉祖前来启奏:“不如让城中百姓、将士一起呼唤、祭拜,或许能惊动天上太祖之灵。”
    而不必需要那位楚史官来召唤太祖显灵。
    “好,依你之见,速派人去告知城中百姓!”
    朱允炆马上下旨。
    外面等候的忠臣也赞同了此办法,纷纷跪下请太祖显灵。
    不多时,城内响起了潮起彼伏的呼喊声。
    等楚祯等人来到城外时,远远就听到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请太祖显灵!”
    “请太祖显灵!”
    “……”
    楚祯骑在马上,回头一看,朱棣,朱高煦,张玉等人也都一副无语且疑惑的表情。
    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城内百姓和城外燕军都惊人的一致,可见眼下情形,再不请朱元璋来,都对不起他们这样盛大的欢迎仪式。
    “行吧!”
    楚祯召出了史书,看了一眼前边打开的城门,就选择了这里。
    召唤太祖朱元璋!
    史书绽放光辉,刹那间,原本有些昏暗的傍晚天空中,出现一道七彩光柱,徐徐的从九天落下,降临到大明应天府朝阳门外。
    声音止住,应天府内数十万百姓目睹了这一幕,纷纷仰头看去,神情震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