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子陵跟刘力行听的云里雾里的。 什么这个那个的,到底是哪个? 但他们也不敢问。 明斋先生深吸口气,看着孙子,“我问你,可愿意出仕?” 徐子陵先是一愣,随即急忙摇头,“爷爷,孙儿不愿,只想参悟人间至理!” “愚蠢,人间至理是这么好参悟的?你以为自己是逸云,什么都懂?”明斋先生沉声道:“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行万里路,却不比读万卷书要轻松。 你如果只是走马观花,那叫散心游玩,对你参悟人间至理不会有半点好处。 你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埋头苦读,同样参悟不了人间至理。” 徐子陵苦笑道:“那我怎样才能成?” “那要问逸云。”明斋先生摇摇头,他对自己这个大孙子颇为失望,三年了,都没能把‘记名’两个字去掉,成为秦牧的正式弟子。 “还请老师赐教!”徐子陵眼巴巴的道。 “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秦牧淡淡道:“道理不是读出来的,是观察万物参出来的。 眼下有几个机会,你师弟要去长安走马上任,渭南县令的位置空出来了,你去当这个县令。 一任算三年,我会对你进行考察。 要是不合格,直接将你逐出师门,永不再收!” “可是老师,我爷爷定下家规,徐氏子弟永不出仕!”徐子陵急了,又怯怯的看了一眼祖父。 明斋先生也无语了,一巴掌抽在自己大孙的后脑上,“不想被逐出师门,就跪下答应你老师,好好完成考核。 我可告诉你,我徐家,还从来没有被逐出师门的子弟。 你要被逸云逐出师门,老夫就把你逐出家谱!” 徐子陵那里还听不懂爷爷的意思,‘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学生愿意出仕,必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秦牧点点头,“起来说话。” 徐子陵此时是又紧张又糊涂,不明白爷爷为何甘愿违背自己定下几十年的家规,也要让自己出仕。 更不明白,自己做这个县令有什么意义,难道主政一方就能参悟人间至理了? 他也不敢问,生怕老师失望,爷爷骂他愚钝。 “你记住了,此去渭南县当官,所有人都看着你,你要是做不好,老夫不仅要把你踢出家谱,还要把你踢出族谱。”明斋先生严肃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