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到李安,众人都有些错愕。 皇帝御驾亲征,却把太上皇从大安宫请来出来,这意味着什么? 他们心里都有了猜猜。 李玄明跪在地上,“父皇,突厥人即将叩关,儿臣将带兵亲征,继业在外,儿臣不在,宫内一切事务都拜托父皇了。” 他很清楚这么做的后果,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做了。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个节骨眼上,李安复辟,成功的概率超过七成。 但李玄明依旧这么做了,李安看着儿子,曾几何时,他恨透了李玄明,但此时此刻,看着两鬓白发的儿子,也不由的叹息一声。 当年那个天命上将,此刻也老了。 国难时刻,他这个皇帝不得不御驾亲征。 如果自己这个老子还要背刺,那大贞就完了。 仇恨只在一瞬间,原谅放下,也在一刹那。 这一刻,他对李玄明只有关心和担忧,“起来,你放心出征,家里一切有朕。” “多谢父皇。” 李玄明起身,旋即写了一道诏令,“如果朕御驾亲征出了事,就让继业继位。” 听到这一句话,众人都纷纷跪地。 还没有开战,李玄明就已经在交代一切。 而这个诏令,基本上确定了李贞的名分。 李京也在场,听到这话,如遭雷击。 父皇已经立召,如无意外,太子继位皇帝。 他是彻底没有希望了。 “随朕走。” 李玄明拿起曾经的兵器,就要离开。 “父皇,儿臣跟您一起去。”李京迟疑片刻,还是忍不住喊了出来。 扭头看着李京,李玄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模欣慰的笑,“别了,你从小体弱,兵事不通,就留在宫里陪你母亲,且在宫内等朕的好消息!” 李京张了张嘴,最后跪了下来,“儿臣恭祝父皇凯旋。” 看着这道背影,李京心中有些惭愧,可看着上方的皇爷爷,还有背后那金灿灿的龙椅,那一丝愧疚也逐渐烟消云散。 “我必须成功......” ...... 城外的百姓入京,以至于城内乱哄哄的。 李玄明也没有把兵力全部抽调走。 他带走了所有的玄甲军,带走了禁军,除了征上来的新兵,京师也凑出来一万兵。 算了一下,他此刻手里也不过近两万兵力。 但,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