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费用,占据整部电影制作成本的70%以上。 路知远原本的特效制作预算是5000万美金! 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特效团队,成本应该可以至少节省一半。 但是,来到中影数字拍摄基地之后,【黑洞视界】这家特效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史瓦西直接找了过来,给路知远说明了一下情况。 “boss,单靠我们自己来做,只能做出几台机甲的高精度渲染效果,但对于使徒怪物的渲染,总是差了一点感觉。” “为了不耽搁您的计划,我联系了维塔数码,就是那个给《魔戒三部曲》,《阿凡达》做特效的那家公司。” “您的偶像……不,您的必杀名单上,排在第3位的大导演【彼得·杰克逊】,就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几乎所有的大导演,都会有一家自己的特效公司。 拍摄了《星球大战》系列的乔治·卢卡斯,有他的工业魔光。 拍摄了《变形金刚》迈克尔·贝,有他的数字王国。 克里斯托弗·诺兰,也跟顶级视觉特效公司DNEG,进行了深度绑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电影毕竟是视觉艺术。 而掌握了这些视觉特效公司的导演,才能在这个行业当中,跟那些大型制片厂进行博弈,甚至技术迭代过程当中,掌控核心竞争力。 只会讲故事的导演?全世界,一抓一大把。 甚至,随便某个作家,都能转型当导演。 但那些作家导演想要做特效? 抱歉。 这可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是个重资金行业。 这里面的技术壁垒,可比写出一个精彩故事,高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路知远有很多公司的股份,但是,压根不参与经营,也不在乎这些公司发展成什么样子。 反正,他这辈子都不会缺钱。 多少的区别而已。 唯有【黑洞视界】这家特效公司,他是唯一的老板! 因为,关乎他电影的核心视觉展现效果! 经过了《铁甲钢拳》的锻炼之后,【黑洞视界】这家公司的特效水平,放眼整个亚洲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尤其是做机器人特效这方面。 不过,怪物特效这方面,如果只是做一个类似vr游戏那样,多边形数量,控制在百万这个层级的,勉强还能够看。 但是,《环太平洋》作为一部重工业电影,使徒怪兽又是整部电影的核心视觉重点。 那么,百万这个数量级的多边形效果,是远远不够的。 一头怪兽的多边形数量,至少要达到千万级! 就连怪兽身上鳞片的分布,都要符合生物形态结构。 这样才能达到路知远需要的真实感。 毕竟,《环太平洋》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怪兽电影,资金的大头,当然要花在怪兽身上! “史瓦西,你直接告诉我,需要多少钱?” 钱如果花完了,路知远就要提高预算。 虽然,他已经为这部电影,准备了七八千万美金的预算。 但这种重工业特效电影,做着做着,就会发现,钱烧完了。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幸好,他前两部电影,已经为公司赚了足够多的钱。 这部电影就算赚不到钱,公司为了能够卖出更多的衍生品,就算亏本也会继续做下去。 不怕! “不多,一个怪兽的效果渲染,大概500万美金。” 史瓦西轻描淡写地说道。 路知远还没吭声,在心里开始快速盘算起来。 旁边的郭凡,也是听得懂英文的,这会儿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 一个怪兽,花了500万美金。 这还不多? 最主要的是,这500万美金,只是怪兽的效果渲染图,而后期加入打斗,光影效果,场地内的一些物理特征变化…… 这可都是要额外花钱的。 这样搞下去,维塔数码直接可以从他们手里,至少拿走三四千万美金的预算。 这一刻,郭凡深深意识到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 他现在有点后悔了。 自己不应该去学什么影视管理。 画完漫画之后,他就应该去学特效。 他记得,好莱坞那边有个大导演叫做大卫·芬奇,18岁就加入工业魔光,给《星球大战》做视觉特效师。 干了5年就赚了很多钱。 23岁就跳槽出来,自己拍摄纪录片,25岁就跟同事一起成立电影公司,30岁就拍出了《异形3》。 从简历上面看,简直光鲜亮丽的一塌糊涂。 只比他的老大,路知远差了一点。 当然,这里面,大卫·芬奇之所以蹉跎了几年,是因为少了一个关键步骤。 他没有像路知远一样,找一个富婆女朋友。 要不然的话,他的人生经历,一定会更加传奇。 “500万美金,问题不大。” “不过,这么多钱砸下去,怪兽应该足够真实了吧?符合我需要的那种,宇宙生物进化的逻辑?” “尤其是骨骼结构,肌肉群分布,能量代谢……这些方面,应该都符合生物学的逻辑吧?” 路知远问了几个关键问题。 这是一部怪兽电影,怪兽一定要足够真实! 就像宇宙当中,真的会进化出体型如此恐怖,破坏力如此强大,拥有种种手段的超级怪物。 【哥斯拉】这个怪兽,为什么能够成为,整个电影史上,最为出名的怪兽? 就是因为,无论是它诞生的环境也好,成长过程也好,都充满了真实的戏剧冲突。 路知远希望自己这个机甲电影系列,也像【哥斯拉】对于东宝公司一样,成为自己这家电影公司,举世瞩目的视觉商标。 以后,一提到机甲电影,观众能想到的,除了变形金刚之外,就是他的这个系列。 “boss,这一点你放心。” “虽然,维塔数码要价很高,但他们在这方面,绝对是世界顶级。” “这个怪兽的效果,不但每一块肌肉骨骼鳞片,拥有细致的生物学特征,就连粘液,伤口,发光器官,都模拟了一些真实的深海生物。” “保证给观众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 “除此之外,维塔数码这家公司,打造了一个流体模拟和粒子系统,可以做出,怪兽与城市、机甲和海洋的交互。比如,建筑物坍塌、水花飞溅……我们公司虽然也能做到这些,但因为软件引擎的问题,还是差了一点感觉。” 【黑洞视界】这家公司,才刚刚成立没有多久,史瓦西也不在乎自曝其短。 行就是行。 不行就是不行。 毕竟。特效这种东西,他说谎骗人是行不通的。 路知远看一眼就能发现问题所在。 《铁甲钢拳》之所以能够拍的真实性那么强。 那是因为,电影里面那几台小型机甲,都是路知远花了钱,让人真实打造出来的。 真实的东西,对特效渲染要求,自然低很多。 而且,电影的大部分剧情,又是在VR游戏里面。 为了区别于真实的世界,VR游戏世界里面,是加了一层滤镜的,会有一些数码感。 对于战斗真实性的要求,不会那么高。 而这对于特效视觉公司来说,相当于是省了一大半的力气。 举个例子。 在VR游戏世界里面,像【秦宫禁卫】这一台机甲,只需要百万级别数量的多边形结构,就足够让观众感觉到真实。 但是,在真实世界里面,多边形的数量,至少要达到千万层级,才能让观众感觉到,机甲与怪物的震撼。 尤其是迭加了复杂环境,比如城市,比如海水。 环境的交互,物理特征的变化……这会让特效渲染的难度,呈现指数级提升。 这跟《铁甲钢拳》里面,相对单一的游戏环境相比较,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难度。 …… 史瓦西走了。 跟路知远报完账单之后,他又拿到了额外的2000万美金的特效资金。 路知远自己的公司账上,还有很多钱躺在那里。 他本人几乎没有什么物欲要求,见到史瓦西说的有道理,他直接大手一挥,批了特效资金。 而从这一刻开始,《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已经来到了1亿美金。 有钱就是爽! 追求艺术,也是要花钱的! “远哥,科幻电影,拍起来真的好难。” 等史瓦西走后,郭凡跟在路知远身边,忍不住感慨:“如果让我自己来拍,这么一部电影,我估摸着,起码要拍两年!” “然后,我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寻求资金。” “还得去求特效公司,让他们赊账帮我先做一部分特效。” 拍两年,还是往少了算。 因为,路知远实拍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两个月时间不到,就几乎拍完了所有的现实场景。 而且,画面全是世界顶级。 换成别的导演,想要拍出同等级的画面,起码需要半年。 换成王家卫这种,两年都不一定打得住。 《环太平洋》的现实镜头,为了让郭凡在给路知远打辅助的时候,有更多的感觉,忻玉坤已经剪了一些素材出来,让郭凡来欣赏一下。 郭凡看完之后,只想说一句。 这是谁拍的?怎么越看越像《2012》这种灾难片? 跟【罗兰·艾默里奇】的风格,简直一模一样。 当然,这种怀疑没有任何道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路知远亲自带着团队拍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让郭凡不得不感慨一句,有天赋,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昆汀】的暴力仪式感,路知远模仿的惟妙惟肖。 简直称得上是信手拈来。 这次,他为了拍《环太平洋》,又开始深度模仿【罗兰·艾默里奇】的毁灭美学。 真是厉害的不像人。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路知远电影的回报率! 商业片大导演,能够帮公司赚钱,才是最大的能力! 要不然,路知远能这样挥金如土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