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虽然秦光只是完成了主体设计,暂时还处于PPT和仅单体干扰模块研发状态,但唐文已经十分满意。 这个项目本来就是他和军方合资投入,约定先凑3000万开启项目,论证可行后再讨论生产。 他不在乎什么先不先进,大力出奇迹就够了。 秦光设计的初始版有一定吹牛成分,比如宣称600公里干扰距离,但这是20兆瓦最大功率才能达到,而实际上就没考虑过最大输出。 真正4兆瓦输出时也就能维持120到150公里大范围干扰圈,更无法摧毁通信设备。 区区几十吨的重量,对战列舰算什么? 30兆瓦输出,50兆瓦总功率,也就是需要75兆瓦(10万马力)来发电。 对于这部分空间,大不了掏空一部分乘员生活区,或者挤一挤就弄出来了,对造船厂来说不是什么麻烦。 电子系统再重也不会超过两百吨,最后增加的全系统总重量也就1000吨上下吧? 战列舰不在乎。 在秦光几番欲言又止的震惊目光中,唐文捂住他的嘴: “在你拒绝之前,10亿,10亿!可以不考虑耐用性掺杂大量电子管或者继电器,不许使用芯片,最好能用微型晶体管计算机。 不需要真的制造,有一个完整可以根据其制造出来的理论方案就行,不考虑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问题。” 秦光也是聪明人,“洪水”虽然很low但上面却要求严格保密,现在他大概知道是用在哪里了。 10亿购买一个方案而已,不仅血赚还能很好的实现保密要求。 “您会满意的。” …… 离开14所,唐文继续北上,到达航天科技五院。 508所 “我到这里来,是想要一台摄像机。” 唐文比划着自己的需求: “假如一架飞机从5000米以上高度航拍地面,我需要能够看清楚地面目标,并在飞机上就通过显示屏实时观察,有办法吗?” 五院不制造相机镜片,但他们为卫星开发摄像机,和航空平台技术相通。 听到唐文的要求,接待他的杨希南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后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