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灼兮没搭话。 老太君平息了心情后,又看向她,道:“你刚好,医术是怎么来的?” 沈灼兮又摇摇头:“我看过医书,当看到您发病,下意识就想按照医书上去做。” 元嬷嬷听到这,忍不住插话道:“您连字都不认得,上哪儿看得医书?” “这些年虽然没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去学堂,好在菊嬷嬷认识字,在潇湘楼没事时,她都在试图教我。”沈灼兮随口编道。 “而且母亲在时,对医术感兴趣,潇湘楼还留着不小母亲生前留下来的医书,我从那上边看得。” 话也不完全假。 菊嬷嬷的确识字,而且还教过她,不过前身是真傻,菊嬷嬷教来教去,她连基本的字都记不住。 而孝清公主出身武家,父亲和母亲都习武,身上经常带伤,孝清公主自小就想学医,长大后随父亲母亲去军营做军医。 哪怕后来忠毅候和侯爷夫人不在了,她依旧保留了看医书的习惯。 但出嫁生子后,她极少再碰,将医书全部锁进潇湘楼,后来沈灼兮被关进来,那些书都被她撕撕画画,所剩无几。 还是沈灼兮前几日和菊嬷嬷收拾行李搬去清风楼时,无意间发现残破的医书,问了菊嬷嬷才知道。 这也给她会医术提供了个很好的理由。 不过这个理由只能骗骗太师府的人,骗不到禹王,在禹王那边,她给的理由依就是救了游医。 果然,老太君并没太多怀疑,叹道:“当初孝清公主的确喜欢看医书,不过自打生下你,她的心思就全扑在你身上。” “你是早产,身子不好,打小就病病唧唧,她可费了老大心思。” 沈灼兮垂下眼眸,声音闷沉了些:“是啊,可惜我辜负了母亲。” 要不是孝清公主一门心思全在她身上,会不会对婆子给她下的毒有所察觉? “你现在痊愈,她泉下有知,想必也是高兴的。”老太君见她情绪低落,安慰道:“且你和她一样聪慧,看过的医书都记得。” “是。”沈灼兮点点头,道:“我会带着母亲的期许,好好生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