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是说父亲很在意这个人吗? 为何反倒把差事给了太子? 这里面难道有了变化? 难道说陈近南……失宠了? 想到这里,李泰连忙改口道: “父皇若是不喜陈近南此人,儿臣也可将那韦小宝找来,替父皇分忧!” 听到这话,李世民嘴角一抽,心中一阵无语。 “你要是愿意,就找找看吧。” 李世民摇了摇头,看向李承乾,开口道: “制盐的事情,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多去问问魏叔玉,那小子鬼点子多,或许能帮上忙。” “儿臣明白!”李承乾乖巧地点了点头。 李泰看了眼李世民,心下暗自揣摩。 “父皇对找人之事如此冷淡,怕是知道其中困难,不愿对此抱有希望!可越是如此,我越要将此事办得漂亮,好教父皇另眼相待才是!” 想到这里,李泰暗暗握紧拳头给自己打起气来。 李世民又与两人闲聊了一会,便打发他们走了。 没过多久,就见马周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您让重编的《氏族志》已经做好了,还请陛下御览!” 看到马周,李世民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 不得不说,韦小子……额……魏叔玉那小子,推荐的这个人,确实厉害。 而且关键很懂自己的心思。 “辛苦马卿了,快快拿来,让朕看看。” 李世民接过全新版本的《氏族志》,迫不及待地看了过来。 当看到马周将陇西李氏排名抬到了第一的位置,将皇后长孙氏,以及一众勋贵的姓氏,全都大大提前时,顿时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容。 “好!此书深得朕意!足见马卿是下了大功夫的!” 李世民拿着《氏族志》爱不释手。 呵,那些五姓七望的人,总是瞧不起朕! 朕倒要看看,有了此书,你们又当如何! “陛下,有了此书,只是第一步,眼下科举在即,微臣担心那边……”马周欲言又止道。 听到马周的话,李世民的笑容一下子淡了许多。 这科举制度,自前朝以来,虽说是为国抡才的重要途径。 可实际上,却是被世家门阀所垄断。 天下之中,能参与科举的,要不就是各地官学的学子,要不就是各地州县推荐的私学子弟,还有一少部分,则是那些不入流的吏员中,有突出表现的人。 这三类人,看似涵盖的范围很广。 实际上,早就被各大世家所掌控了。 想要打破垄断,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为此,李世民不得不在科举的同时,三不五时,进行一些制举。 由他当主考官,亲自出题,当场面试。 可即便如此,能找到的贤才,依然很少。 再联系到,之前钱荒的事情,让山东士族丢了如此大的面子,怕是这次科举,对方定然会铆足了劲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