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注意到马周这边的神情,魏叔玉眼神一动,并没有着急过去,而是轻声问道: “怎么,马先生和他们有过节?” 闻言,马周摇了摇头,叹气道: “和这些年轻人倒无甚关系,不过与他们背后的家族倒是有些牵扯。” 马周露出一抹回忆的神色,在一旁解释道: “昔年我年幼时,家父曾经托人将我所作之文章,拿与那王姓人家,想要让对方指点一二,却不曾想,对方连看他都不看,直接揉作一团,扔在了地上。 我那时年幼,却一直记得那户人家的神情与话语,那人说山里的猴子,还想爬到堂前,学人说话,真是笑话!” “你马家是何出身?祖上又任何职?噢,世代务农啊,连寒门都算不上的东西,就想让老夫调教? 嘿,你们可知道孝廉,这类好头衔有何用处?今日老夫心情好,便提点你们一句,这些名额,乃是上天赐予我们世家,永保富贵的,岂可用在你等身上,白白糟蹋东西……” 马周声音很轻,语气中却带着说不出的讽刺,魏叔玉沉默着没有作声。 后世常说什么寒门出贵子,可问题是人们首先搞错了什么叫做寒门。 历史上,能称得上寒门的,潜台词便是你家里首先得阔过。 什么,你说你只是平民? 那不好意思,你连称作寒门都没资格。 过了一会,魏叔玉看着马周,说道: “我曾听闻,荆棘丛中亦可生参天之木,寒门之内自有凌云之志!英雄何必问出身? 马先生若是得空,可以去我那学堂看看,你是文章大家,若是他们能得到你的指点,说不定这一次科举,还真能出成绩呢! ” “嘶……” 听到魏叔玉的话,马周神色一怔,眼眶一下子红了起来。 心里仿佛有一团什么东西,一下子被点燃了一般。 果然还是恩公懂我啊! 马周悄悄擦了擦眼角,问出了一个自己一直好奇的问题。 “恩公以为,科举之制真的有用?据马某所知,现如今朝堂之上,那些中举者,莫不是出自各大世家之后,依我看来这科举亦不过是那些豪门多走了一层形式罢了,并没有根本达到当初创建科举制度的初衷,恩公学识渊博,自当已经看出来了这个里面的问题,为何还要执迷于此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