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魏叔玉一边替李世民研磨,另一边,鲜红色的印泥也摆在了对方面前。 “弟子觉得恩师一定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对吧?” 面对着如此滚刀肉的弟子,李世民只觉得一阵头大。 他接过毛笔,仿佛比平日里去批改奏折都要沉重。 眼见着李世民久久不能下笔,魏叔玉笑道: “正所谓师父有其事,弟子老七星,要不,还是由我代恩师纸笔吧。” “好……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将笔就这么递了出去。 就在快要递到魏叔玉手上的那一瞬间,却见对方突然将毛笔丢在了地上,破口大骂道: “好个屁!差点被你小子忽悠过去了,你还没说银行这东西,一年能赚多少钱呢,就光靠一个名头,就想让朕分钱给你?做你的春秋大头梦去吧!” 李世民心里也是一阵可惜。 方才银行那套计划书他是看了的,虽说框架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具体的执行细节,很多地方还值得商榷一番。 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始作俑者”魏叔玉的参与。 与其为了一点股份闹得不愉快,让这小子出工不出力,还不如索性将事情讲明。 只是这样一来,这块肥肉终将是要被别人咬去一块,不甘心啊! 看到李世民神情似有意动,魏叔玉心中顿时一喜,看来有戏! 既如此,那就好办了。 魏叔玉快速拿起毛笔,在草纸上演算了起来。 就拿长安城里仅剩下的那一万五千多胡商为例。 按照五三二的比例,分为小本商贩,中等商人,大商人。 做生意的本金从五贯到五十贯,再到五百贯不等。 假使让这些人只将本金的一半存在银行里,那一年下来便会有将近九十万贯的存款。 “当然,这些全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算法,实际情况和这个肯定还有出入,这个主要取决于胡商们对于银行的信任程度,考虑到初期推广,相应的人数肯定没有那么多,不妨再砍去一半水份,如此算下来,朝廷一年大概可以获得的收入是五十万贯左右吧……不知道恩师可还满意?” 魏叔玉算后之后,语气中带着些可惜。 毕竟世人对一个新生事物,总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然而,当他看向李世民的时候,却发现对方一脸呆滞,眼睛竟是可见地变得越来越红。 “你……你是说,这银行每年能给朝廷带来五十万贯的收入?”李世民喘着粗气,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这只是刚刚开始吧,毕竟如果银行的口碑建立起来之后,会吸引来更多的胡商,别的不说,只要胡商的人数达到去年的原始水准,那存款金额就直接能翻上一翻……”魏叔玉语气笃定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