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然是科举了。” 马周如实答道。 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终究是要走科举这一条道路的。 就拿这一次的科举来说,国子监也好,弘文馆也罢,在考试之前,名气自然大得很,可是等到出了成绩之后,威望却一落千丈,反倒是魏叔玉这边的声望水涨船高。 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却见魏叔玉摇了摇头,笑道: “不,最重要的一环并非在于科举,而是在于蒙学啊!” “蒙学?” 听到这个,李世民与马周都是微微一愣。 他们心中想过许多答案,州学,县学,可就是没有想过蒙学。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不过都是几岁的孩童而已,又怎么看得出来才能呢? 魏叔玉微微一笑,也不打算卖关子,直接开口道: “陛下,您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几千年来,这些世家大族们凭什么掌握着天下文脉,甚至外面还流传着什么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他们凭什么如此嚣张跋扈?” 魏叔玉刚一开口,就觉得身边空气骤然一冷,两道寒芒似的目光直接朝自己射了过来。 李世民寒着脸,没有说话。 倒是一旁的马周,已经被魏叔玉的话给吓得半死。 “我的小爷啊!这些话是能随便乱说的么?还流水的王朝?你是在想表达什么? 大唐根基不稳?也会成为如同前隋那般短命的王朝吗?” 意识到自己说地似乎有些过头了,魏叔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笑道: “那啥,弟子只是打个比方,恩师不用多想哈。” “你最好只是打个比方……”李世民黑着脸冷哼道。 “说吧,他们的凭仗,到底是什么?” 听到李世民的话,魏叔玉深深吸了口气,然后一字一句道: “弟子认为,他们最大的凭仗便是对文化经典释义权以及对读书写字的垄断权!” 见李世民又皱起了眉头,魏叔玉不敢托大,连忙解释了起来。 “其实从蒙学开始,那些读书人天然的就被划分到了他们的阵营当中,因为这与地方上的文化属性是密不可分的。 就拿那些五姓七望的人来说,每一个家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绝对超乎朝廷的想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