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复兴心情顿时如同过山车般大起大落:“那这样能保证产量吗?” “只能保证年生产步枪5000支、子弹500万发、炮弹3万发、150毫米榴弹炮5门与10门山炮.”华教授早有计算,轻声说明。 顿时,众人陷入一片沉默。 沈复兴仰头叹息:“如果放弃发动机与坦克、卡车技术,从捷克斯洛伐克直接引进冶炼设备呢?” 做出这个决定,他也是非常无奈,国家贫弱的程度,超出想象。 翻了3倍的产能,已经是一个奇迹,不是这些教授不想,而是基础太差了。 老王与李希烈立马反对:“别忘了祁县外税警4团是怎么击败日寇的.” 沈复兴拉过椅子,颓然坐下:“只有坦克,也无济于事.” 华教授与余教授对视一眼:“如果能引入几套钢铁冶炼线,包括高炉、转炉/平炉与轧钢机,月产量可以突破1000吨,但我们算过那只需要10吨黄金.” “1000吨钢铁产能?”沈复兴咬了咬牙,扭头看向老王与李希烈。 自己的家底都在两人手中,当时从金陵搜刮,不,收上来的税里面可是有不少。 李希烈看向老王这个大内总管,后者心中一盘算:“可以,如果按照您说的,这个国家有覆灭的风险,那只能走私下渠道,耗尽所有黄金储备,应该问题不大,还能引进一些其他设备,只是到时候搬迁很麻烦。” 搬迁? 众人一阵疑惑,不过这是老王与沈复兴之间的秘密,关于三宣六慰的秘密。 沈复兴看着老王的眼睛,犹豫再三:“买,花多少钱都要买,为了这个国家,钱算什么!”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什么叫一穷二白起家。 也明白,这些科学家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多大努力。 仅仅只是几百吨的钢铁产量,就差点将他压垮,而日寇这一年的钢铁产量,是580万吨,万吨!! 听到最后的话,一众教授纷纷起身表态支持沈复兴。 他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点亮这个国家前进的道路。 【研发统筹生产团队】 负责人:华教授; 机械系负责人:刘教授; 物理系负责人:吴教授; 【冶金与炼钢技术团队】 团长:余教授; 矿冶系负责人:魏教授; 化学系负责人:曾教授; 【资源探勘与开采团队】: 团长:袁教授; 矿床系负责人:张教授; 矿业工程负责人:冯教授; 化工火药系负责人:张教授; 原巩义兵工厂分厂长:孙一民; 【工业优化团队】 团长:华教授 资源配置负责人:陈教授; 算法优化负责人:江教授; 【物流交通团队】 团长:茅教授 铁路工程负责人:李教授; 西南联合大学学生:79人; 未来,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月产步枪5000支、子弹500万发、各类炮弹3万发,5门150毫米榴弹炮,80门迫击炮,50门野战炮。 而沈复兴也因此转向走向了【优势火力学说】,开始筹建独属于这个时期的【重装合成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