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兖州,因兖水而得名。 古为瑕丘,宋元时为嵫阳。 明初时,兖州升格为府城。 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就藩于此称鲁王。 二百多年以降,现如今第十一代鲁王是朱以派,他两年前袭封鲁王之爵。 “大王殿下。” 兖州城墙上,知府邓藩锡向着朱以派行礼“建奴势大,臣请大王派散王府钱粮以鼓士气。” “如此,城犹可存。” “否则,大事一去,悔之晚矣。” “这~~~”城外建奴营地众多,朱以派也是心生畏惧。 可让他出钱出粮,却是极为不愿。 “王府也没有余粮啊。” 朱以派连连摇头“这连年天灾人祸的,王府也是揭不开锅。” “还是请诸将分门死守,静候援军为上。” 说罢,不等邓藩锡再多说些什么,转身就下了城墙。 “大王~大王~~” 邓藩锡想追,却是被王府侍卫所阻拦。 眼见着朱以派越走越远,邓藩锡仰天长叹。 “军士民壮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力气守城。” “大王你留着钱粮不发,是打算留给建奴吗?” “兖州城,唉~~~” 城墙上,骨瘦如柴的守军民壮,目光无神的看着远去的王驾。 他们的肚子里,咕噜噜的响个不停。 可此时此刻,哪怕是一碗稀粥都是求而不得。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济宁州,林道的大军正在下船集结。 “可算是到了。” 上了岸的林道,舒展手脚。 这一路坐船坐的是真不舒服。 本来应该是提前到的,可一路上多次遭遇无风天气,全靠人拉船前行。 更要命的是,过黄河的时候好生折腾了一番。 这个时代的黄河下游,是一条高出地面的悬河。 悬河的长度,甚至高达上千公里,普遍都高出地表二三丈。 全军转运,还要将船抬走过悬河,真的是好一通折腾。 最后还是林道看不过眼,施展穿越手段,将船只一批批的运送过了悬河。 目睹这一幕的诸军将士,皆是惊为天人,士气随之暴涨。 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是来到了济宁州。 到了这里,更加详细的情报,也是随之而来。 “阿巴泰带领的大军,攻克临清州后,一路直奔兖州府而去。” “如今已经兵围兖州府,恐已破城。” 林道没急着出兵,而是下令各营安营扎寨修整。 一路奔袭千里而来,必须有良好的休息,方能投入战场。 临河一处客栈内,林道正在查看资料。 根据记载,这次建奴入关,主将是奉命大将军,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 他们由古北口与黄崖口入关,两个月的时间里,横扫北直隶各地。 之后破三府,陷十八州,占六十七县,杀伤屠戮何止百万。 斩杀包括鲁王在内的多位大明宗室,掳掠数十万百姓为奴。 最终一路平安退兵,带着掳掠来的男女,牲畜,金银等退出关外。 明军却始终观望,一路护送其出关。 这可真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这些事情,林道看过一遍就不再关注。 他关注的是,建奴兵马数量与配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