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和风暖日,清凉如秋。 回到汴京城的日子,是难得的好天气。 冯道与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大军凯旋。 年过七旬的冯道,亲自念了一篇文绉绉的拍马文,用以称赞林道的煌煌武功。 一次南下,荡平江南各国,最远打到了交趾去。 这当然是煌煌武功,毫无疑问。 哪怕是唐初诸多名将,出征也是一次灭一国。 唯有曾经一战灭数国的唐太宗,能与之相比。 马背上的林道,安静的听完了拍马文,缓缓颔首“你能直言不讳阐述事实,这很好。” “留守汴京,操劳国事,做的好。” “当晋琅琊郡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一千二百户。” 活着的冯道作用极大,他那庞大的关系网络,用来安抚各地最为合适不过。 林道希望他能做个表率,给全天下的文官们都给打个样。 好生做事,也是有出路的。 至少,林道这次愿意给乱世之中的文官们,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获封郡王的冯道,表演出自己的欢欣鼓舞与高兴来,四周众人也都是向他祝贺。 只不过,这都是演的。 看武人们那毫不在乎的神色就知道。 林道调整了封爵系统。 文官也可以封爵,甚至最高能封到郡王。 但是有一个限制条件,那就是爵位跟着人走。 像是冯道,封了琅琊郡王,这个爵位只在他自己的身上。 他死后,这个爵位与食邑,都会被收回,子孙后代是不能继承的。 冯道今年已经七十多了,在这个时代来说,那就是毫无疑问的长寿。 这份荣光,他还能享受几年? 所以众人都是表面祝贺,心中都是不以为然。 而真正能爵位继承的,则是武将们。 因军功获得的爵位可以继承。 单字王爵可以传承五代,双字郡王则是传四代。 公侯伯分别是三代,两代与一代人。 再往下的爵位,则是都被取消。 林道取孟子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来定爵位传承。 想要继续拥有爵位也可以,子孙后代入军中立下赫赫军功,自然可以延续。 而这,就是最为直观的重武轻文。 也是给武人们鼓劲,让他们为了子孙后代,能更加的去拼命。 各部兵马,自去城外各处军营安歇。 接下来,他们将会轮流进行一段长时间的休假。 当然,相应的赏赐必然不能少。 对于这些职业武人们来说,索要赏赐天经地义。 哪怕是古代全民皆兵的时候,该给的好处也是一样要给。 秦军那么能打,根源就在于军功爵制带来的赏赐。 规模盛大的宴会结束之后,林道总算是有了私人时间。 “这是怎么了?” 一回到寝宫,就感受到了那剑拔弩张的气场。 冷着脸的符二娘,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花蕊夫人与周娥皇还有李艳娘,都是站在那儿接受教育。 见着林道进来,几女急忙过来见礼。 “妾身,只是在教导她们宫中的规矩~” 符二娘有些慌乱的解释。 “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