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每个人心里都很忐忑,刚刚灭了人家五百精骑,现在又有骑兵过来,该何去何从? 只是思前想后,都觉得已经走不了回头路,只有往前行。 也是所有人都想着一件事情。 管他有多少人马过来,咱队伍里有陈大人坐镇呢,谁怕谁? 很快,对方的马队跑到使团一箭之地,缓缓停住了前行。 与前次不同,对方马队中跑出三匹马,来到使团跟前,勒住马后大声喊话。 “对面可是宋国议和使团?请管事的上前搭话。” 说的是大宋语言,整个使团都能听得清楚。 赵良嗣带了赵悟,两人提马向前,来到三人跟前。 “大宋使团正使赵良嗣,统领赵悟,请问阁下何人?” “西京左相林国元,平章政事陈有道,上将军耶律德昕,前来迎接使团入境。” 赵良嗣听完对方介绍,在马上拱手。 “有劳诸位大人前来相迎,赵某深感荣幸。” 两个辽国官员都很客气,只有上将军耶律德昕倨傲地仰头,并不参与几个人的寒暄。 一千辽国马队分成两队,一前一后将使团队伍夹在中间,一起往大同府行去。 本来是一天的路程,加了使团的马车步行的民夫,队伍只能在野外宿营一夜,争取第二天落日前赶到大同府城内。 这次宿营,辽国一千马队在使团驻地外围了一圈。 使团也不再用马车做壁垒,只集中停放后,各自支撑起帐篷。 辽国左相林国元要求赵良嗣召集使团头脑人物,在他的帐篷内聚会。 赵良嗣经过慎重考虑,便带了赵悟、宝公公、赵普宁三人前往,没有通知陈兵和荆王。 林国元是汉人,原来也在宋为官,所以对待他们几位使团官员很是客气。 以赵良嗣为首的大宋使团首脑人物,更是显得谦恭有礼,态度温顺。 双方相谈甚欢,聚会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下结束,除了耶律德昕的倨傲无礼,几乎再没有一丝瑕疵。 陈兵此时正在策划干掉宝公公,营救茂德帝姬。 使团队伍再往前走便是大同府城,看到今日迎接使团的辽国队伍,感觉气氛温和了许多,这应该是辽国主和派的人。 如果没有辽国人捣乱,想杀宝公公的机会就会少很多。 虽然陈兵不在乎杀了宝公公别人会怀疑自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