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智宇面露愧疚,极其痛心的回答道“我军本来按照大都督军令在五原扎下军寨,可三日前,抚军将军得到斥候传回消息说叛军大营空了,抚军将军便下令全军出击,结果此乃叛军贼首破六韩拔陵设的陷阱,行军途中被叛军伏击,我军全军覆没……” 听到这噩耗,李崇差点眼前一黑,胸口积郁了一股邪火,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 他愤愤的抓起李智宇,怒斥道,“我不是早就言明,未得我军令大军不可北上吗!你为何不劝阻抚军将军?为何不拦着他!” 李智宇有苦难言,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末将,末将……” 李崇恼怒的将其一把推开,但那股上头的气性过了之后,他又很快平复了情绪。作为一个老将,他也知道他方才那话多有问题,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哪可能完全按照既定规划运行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但他在崔暹出发前千叮咛万嘱托,觉得会万无一失…… 他不应该觉得会万无一失的。 回过头来看着倒在地上狼狈不堪的李智宇,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语气也平缓了许多,“抚军将军呢?” “崔将军说他无颜面对大都督,此时正在云中。” “我知道了。”李崇点点头,没死就好,“来人啊,带他下去疗伤。” 他又快步回到舆图面前,看向一直被他所忽略的西面。 “破六韩拔陵……竟被他看穿了我的计策,三日前……” 李崇看着舆图上武川、怀朔两镇之间的距离,又看了自己标记的东面叛军所处的方位。 “不好!” “来人!快,快传我军令,令前军速速撤退。” 李崇的军令终究还是晚了一步,突出的前军被东面叛军从三个方向合围,他眼里的中军精锐,其实也就比元彧从州郡内临时募集征调的农兵要强上那么一丢丢。 或许在洛阳校场内时,他们可以看旗号便迅速结阵。 可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亲眼目睹成千上万的骑兵朝着自己冲杀过来,早就被吓破了胆,哪还有心思结阵不乱? 军阵一旦乱了,被冲击切割,步卒就是骑兵的待宰羔羊,随意宰杀,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谁跑的快,谁就是前排。 丢盔弃甲,大量的粮草、辎重被叛军所缴获。 叛军原本围困半载,已经粮乏,这次算是李崇作为运输大队长,给叛军送上了最需要的给养,解决了叛军的燃眉之急。 看着前方传回来的军报,李崇面色几度转变,最终也只能看向北方叛军所在的方位,重重的叹了口气。 “竖子不足与谋!令老夫功亏一篑!” “传我军令,速速撤军!” 李崇连忙率领大军一路撤退回云中,将白道弃守。 回云中后。 李崇召来军中众将欲要商议对策,结果崔暹都来了,临淮王元彧却迟迟不见踪影,最后才得到消息……得知崔暹与李崇兵败后。 元彧便连夜出城,说身体有疾要去洛阳面见陛下。 得知这消息,李崇都气笑了。 显然…… 元彧觉得朝廷大军接连吃败仗,武川、怀朔肯定守不住,到时候叛军南下,他第一个就要遭殃。 毕竟李崇等人可以率大军离开,他这个刺史又不能跑。 索性在叛军南下前,找个借口溜之大吉,这刺史谁爱当谁当。 李崇都气笑了。 “云中乃是南下的关键要道,若是云中也丢,汾州、并州、肆州都会面临威胁。” “然眼下叛军势大,我军需避其锋芒,需留一人在此处镇守,诸君觉得谁最合适??” 众人面面相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