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朕要见高澄!-《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2/3)页

    尔朱荣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除了元子攸太过于能折腾,太刚猛之外。

    也是确实是为了有个好名声才落得个如今的局面。

    又想维持大魏忠臣的人设,又想着行代立之事,改朝换代,既要又要,怎么可能好事都让一个人占了?

    “不说这个……阿哥,尚书省便交给你了,由你来担任尚书令。”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的权力大小,取决于能否直接上达天听。

    比如二凤担任尚书令的时候,李渊是个纯粹的甩手掌柜,尚书令作为执行具体行政事务,也就是干活的部门,直接执行顶层领导的意志,那权力肯定是大的没边,因为不会有人在中间抢夺功劳。

    可一旦三省之间,按照最初设立的职责行事。

    尚书省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就是个臭干活的。

    不负责和参加顶层决策,事情做好了,那是人家门下省和中书省的功劳,事情做不好,那肯定是你们这些干活的没执行到位。

    但尚书省终究是负责具体执行政策的部门,必须得拿捏在自己的手中。

    高欢的能力摆在这,不用白不用。

    高欢先是一愣,进而笑了一声,“二郎如此重用我?”

    “这等重要的职务,自然得由阿哥来担任,难不成要让朝堂中的那些无才无德之辈担任?”

    “那我便谢丞相提拔之恩。”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进而一同大笑。

    除此之外。

    高羽也打算从天策府内将崔劼等人调到邺城的朝堂内,安插到门下、中书内。

    天策府暂时还不会撤销。

    他离开青州的时候就叮嘱过崔劼,要在府兵内组织小规模的‘科举’。

    早在设立府兵的第一年,高羽就同步设立讲武堂、学堂,从府兵的子嗣中挑选适龄孩童,教这些孩童读书、识字。

    起初能力有限,只能在府兵内推广。

    眼下几年时间过去,正好借‘科举’考试,来挑选一批人才进入天策府内历练。

    待到这一套机制完善之后,他便可以快速的在自己的地盘内推广开来。

    治理天下,人才永远不会嫌多。

    包括现在占了那么多地盘,需要在这些地方推广府兵,将在青州已经运行完善的一些制度直接套用过来,需要有大量的官吏来帮忙执行。

    当然了。

    高羽也没有一口气就将世家的特权给剥夺。

    比如‘中正’这个职务就还正常设立。

    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下,负责帮朝廷挑选官员的重要职务,其职能就是评议士人的家世、德行、才能撰写成‘状’上报朝廷。

    按照他的设想,中正举荐和科举选拔暂时并行,待到科举选拔完善之后,再将中正举荐彻底给废除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