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明拿过那份计划书看了起来,片刻之后脸色变得有些严肃。 许久之后。 他抬起头看向孙健问道:“孙健同志,你这个计划书,是最近琢磨出来的?” “是的。” 孙健点点头,随即说道:“县长,您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么?” “原则上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刘明看了一眼孙健道:“不过,你们党委会讨论了么?” 他可是正处级干部,能够混到现在这个位置,靠的不仅仅是市委书记杨绍林的看重,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头脑。 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赵书记不同意。” 孙健坦然道:“所以我来找您了。” “哈哈哈哈哈!” 刘明顿时笑了起来。 他还真没想到,这个孙健如此的坦诚。 原本还以为这家伙会找什么借口,没想到人家竟然直接说出了目的。 “行,我知道了。” 刘明点点头,笑着对孙健说道:“这个方案我会认真看,等县政府这边讨论之后,再告诉你答案,怎么样?” “好的,好的。” 孙健连忙答应着。 他是真的没想到,这位刘县长的态度竟然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 可等他离开县政府大楼的时候,孙健顿时回过神来,刘明这番话看似说的很好听,可实际上人家却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自己。 摇摇头,孙健直接上车道:“去县委。” “县长怎么说?” 郑青云问了一句。 “敷衍的很。” 孙健冷笑道:“估计要给赵书记打电话确认一下。” 听到这句话,郑青云的眉头皱了皱。 他上辈子做记者的时候,对东北地区的政府部门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帮人喜欢推诿。 说的准确一点,就是他们做事往往没有效率。 互联网时代都说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国家不扶持,可问题在于怎么扶持? 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例子摆在那里,谁敢来做生意? 不是考编就是出马的观念,再加上为了流量热度毫无底线的各种网红,明明是风力发电机组,都能被冠上斩龙钉的说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