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华江清楚的记得傻子瓜子的事情,那可是教科书上都出现的内容。傻子瓜子现在已经被人盯上了,甚至一些报纸上都是在抨击他人雇佣工人超过十人的事情,是标准的资本家行为。 明年关于傻子瓜子的事情达到争论的高峰,年底大会召开,政策变化,初步允许个体户和私有制经济发展,关于傻子瓜子该不该充公的争论才彻底结束。 陈华江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步步落子,小心的隐藏自己。等到大会结束,社会观念统一,那时候才能一举掀牌,做大做强,震撼世人。 “但是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赵学民虽然很认同沈市日报的内容,但是怀疑陈华江的目的。 “不瞒赵主编,在下作为个体户,自然是有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的想法的。” “现在社会思潮不定,人心惶惶,我又怎么敢做大生意呢?最近市场上煤炉销售很是紧俏,马上过冬了,很多人想买个煤炉都得凭关系,找门路。”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发财的门路,只要做出来就能卖的出去。但是做煤炉又需要大量的人手,搞不好雇佣的工人就超过十个了。哎,我们个体户难啊。” 陈华江半真半假的对赵学民说道。 赵学民这下明白了,微微点头,将红包收了起来。 “行,陈老板的意思我明白了。这对我来说就是小事情,不出意外的话,过几天沈市日报这片报道的点评就会出现在南明日报。” “不过我劝陈老板也别对我们报社,报有太大的希望。顶多只是稍微改善下你们个体会的营商环境。” 赵学民给陈华江说道,知道对方的想法,但是这方面他们能起的作用小之又小。 陈华江一番感谢,跟对方客套一番,恭维对方作为媒体人为国为民的大义。 这让赵学民听的很是高兴,觉得陈华江是懂他的人,差点都要引为知己。 最后更是跟陈华江互换了联系方式,以后多多联系。 等陈华江离开后,赵学民这才小心翼翼的拿出红包,一看内里赫然有五百元,手都是一哆嗦。 “这陈老板可真是有钱啊,大手笔啊。” 他感叹的说道,赶紧将红包收好,心里再次确定以后要多多跟陈华江联系。 北区,钢丝厂门外。 “老赵,你听说了吗?这味美鲜饭店要出事了,老板资金链断裂,没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