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康大楼前。 油条混合着豆浆的香气阵阵袭来,送牛奶小伙嘴里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不时还美滋滋抽口烟。 秦远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没想到这小伙还是个碎嘴子。 秦远还没怎么问呢,这小伙跟倒豆子似的,把郑言光和一些武康大楼的情况,说了个干净。 郑言光在造船厂当高级工程师,40多岁,家里三口人,老来得子,他老婆去年刚给他生一儿子。 他老婆是名越剧演员,据说还蛮有名气,这会儿在家看孩子。 郑言光家平时都有人在家。 而且武康大楼属于高档住宅,里面住户有四类群体。 高级知识分子、侨汇购房群体、大国营公司高级领导、以及作家之类的文艺界人员... 这些人社会地位很高。 以致于大楼平常的安保格外严格,比政府大院都厉害,闲杂人等,根本进不去。 平时还有人经常巡逻。 就连送牛奶小伙每次送牛奶,都有保卫科的战士跟着。 这让秦远略感棘手。 难怪郑言光那货,敢直接把财物藏在家里,够安全。 “...郑工平时上班早,倒是他老婆早上爱吃油条、豆浆,偶尔会下楼买...这不,她下来啦!” 送牛奶小伙谈兴很足,一根烟都抽完了,还在那巴拉巴拉说着,忽然又用手指了指大楼门口。 秦远转头看去。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女人,没排队,跟卖油条摊主熟悉,快速买了份豆浆、油条,匆匆回家。 那女人穿着阴丹士林蓝的呢子大衣,配上深色呢裤,系条白色围巾,打扮的颇为小资。 “铛铛铛...” 武康大楼的楼顶有个小钟楼,每天早八点准时响起钟声,接着奏响激昂的《东方红》歌曲。 秦远见时间不早,朝武康大楼5楼瞥了一眼。 送牛奶小伙说,508隔壁的507没住人,不知能否利用得到。 敛去思绪,他又和送牛奶小伙简单一番寒暄。 接着,不紧不慢地蹬上自行车,上班。 财物、八两参如今在郑言光家里,一时不会也跑不了,这事得从长计议。 。 早上九点钟。 科办公室,来来往往,一片嘈杂。 秦远坐在自己办公桌上,泡杯好茶,拿着报纸悠闲的看着。 还是本职工作自在。 而兼职的调查部侦查员工作,秦远也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顺其自然就好。 当下慢节奏的悠闲日子,他觉得就正合适。 翻看着报纸,倒是提醒秦远。 昨天是立春,市里开了会,下达农业生产部署。 农资调度、技术指导、农机检修这三项工作,农科院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子不轻。 气温一天天回暖,保卫科估计也会越发忙碌。 忽然,董志刚拿着一份表格走过来,出声询问道: “秦队,这周巡逻任务轮到我们二队,昨天见您工作忙,忘了安排值班表,我就帮您排了一下。 您看看还有什么补充?” 秦远接过表格,翻看一遍,出声问道: “每晚要五个人巡逻,会不会有点多,我记得上周,一队晚上巡逻,只安排了三人。” “这不快春耕了。”董志刚笑着解释道,“院里试验田种子、肥料都发了下来,量不少。 这些东西值钱,得慎重看管。” 秦远把值班表递回去,笑着说道: “嗯,董副队考虑周到,就这么安排吧。” 晚上的巡逻任务,董志刚只给他排了一天,秦远也乐的轻松。 董志刚收好值班表,刚想离开,却见陈国文顶俩黑眼圈,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来。 走到近前,陈国文目露笑意,温声说道: “阿远,跟我来趟办公室,有好消息告诉你。” “好的,陈院。”秦远赶忙起身,跟上去。 等两人离开,科办公室一阵议论。 陈院亲自来叫人啊...董志刚一阵惊叹: ‘这秦队才来一个多月,混的如鱼得水,不会又要升吧?’ 刘全有也在,眼中满是羡慕之色,心里也有嫉妒,不过他这会儿副队长被撸了,老实的很。 不远处,老丁目光阴沉地瞥了刘全有一眼。 都是因为贪图便宜,被这小赤佬撺掇,让自己如今在二队日子不好过。 ‘关键这秦队还年轻,往后要是儿子顶我班,被针对,可怎么办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