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外两个人的发型也不甘示弱一样的非主流,反倒是穿皮夹克的那人只是把头发抹到后面看起来稍微正常一点,一看就是看过港片模仿发哥。 “你有课本吗?”同桌弱弱的声音传来。 宋时夏冲她微笑:“谢谢,我带了。” 她看了眼同桌的名字,刘招娣。 “不,不用谢。” 同桌看起来很社恐,宋时夏就没打扰她。 第一节 课宋时夏还有些跟不上进度,主要是这时候的教课方式和后来的不一样,老师巴不得把每个公式都拆成1+1讲解。 这也很容易理解,这时代师资紧缺,很多地方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升学上来的学生也有差距。 这是宋时夏最直观的感受,就像她同桌听讲很认真,但老师把习题出在黑板上,同桌在下面抓耳挠腮解不出来。 宋时夏翻了翻课本,记忆里的知识逐渐复苏,她在草稿纸上演练了一遍,熟悉的手感回来了。 她指着例题:“这个你得求抛物线方程,这两道题其实是一样的解法。” 没想到同桌像是受了惊吓慌张道谢。 她的反应把宋时夏整懵了。 宋时夏没去在意,目光不经意和数学老师碰在一起。 “这位同学,你是哪里没听懂吗?”陌生的面孔,孟老师说班里来了个转学生让他们帮忙多带带。 宋时夏摇头:“没有,我解出来了,在等老师对答案。” 数学老师点点头:“既然你做出来了,能不能上来把你的解法写出来,错了也没事。” 老师这话一说,宋时夏推辞的借口都被堵住了。 她只能上去解题,她的板书很久没练过好在字写出来不是很丑,勉强看的过眼。 数学老师在身后称赞, “你的字很漂亮。” 宋时夏写完解题过程。 “好了,你下去吧。” 数学老师第一遍以为宋时夏做错了,再看一遍发现她只是换了一种解题思路,甚至比自己讲解的还要简练。 他这才重新关注班里新来的转学生, “你之前在哪里读书?” 宋时夏:“我一直在家自学。” “我看你的解题思路跟课本上不一样是不是家里也有教师?” 宋时夏:“我家有两位教师。” 数学老师让她坐下。 原来是好苗子,家里有两位教师亲自辅导她的底子不会差。 后排的学混子小团体还在为解第一步过程抓耳挠腮,转学生就已经在黑板上做出了第二遍。 李建安丢掉笔发牢骚:“想不到土包子同学脑子挺灵活。” 扫把星发型二号郑胜利突然在心里想了个歪主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