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月落乌啼(五)-《文字游戏》


    第(2/3)页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月饼推着我的手腕对准船尾,“人都出来和咱们打招呼了,南少侠还这么谨慎小心。”

    手机屏幕里,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老人,面带微笑地挥手致意:“江边可是南晓楼、月无华先生?鄙人在此等候多年,今日一见,两位风姿英发,俊朗秀慧,不愧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人有病吧?”月饼摸出一枚桃木钉,反扣手心,“苏州离横店几百里地,哪冒出个群演?”

    月饼这人,虽说高冷,熟人面前,也能来几句并不好笑的段子,自以为乐。

    我干笑两声表示“大敌当前月公公临危不乱,佩服佩服”,注意力却放在老人的装束,心说月饼的玩笑虽然没笑点,倒是说出了关键。

    怎么形容呢?

    老人六十上下的年纪,大概一米七左右的身高,干瘦身躯略有些佝偻,稀稀疏疏的花白头发遮不住藏在头皮里,几块褐色老人斑。满脸的皱纹层层叠叠,稍微一笑就能夹死蚊子,下巴蓄着十多厘米长的灰白胡须。一袭青色长袍泛着污秽腌臜的油光,露出袖子的手腕像两截枯枝,缠着几根枯藤似的血管。

    这分明是民国初期,落魄私塾先生,乘着乌篷船走亲访友的典型装束。

    若不是早有准备等我们……按照他所说,等了多年。我还真以为是横店剧组跑到苏州取景拍戏。

    “鄙人孔亮,受人之托。两位小友,万勿生疑。”孔亮双手作揖,鞠了个九十度的躬,“江南盛夏,虽近黄昏,酷暑未消。若有雅兴,何不登船,江景夜色,薄酒简肴,敞怀一叙,岂不美哉?”

    “他的意思是,喊咱们登船吃饭喝酒?”月饼听得云山雾罩,学渣本色彰显无遗,“万物生长我听说过,万物生宜啥意思?这大爷能讲人话么?孔亮……他姓诸葛?”

    “少说话,别丢人。”我憋着笑没应腔儿,按照孔亮的姿势回了一礼,“老丈盛情,浊世泛舟,好生雅兴,此情此景,颇有古风。如此想来,独钓寒江,不过如此。”

    “哈哈……听闻南晓楼才华横溢,文高八斗,名不虚传。”孔亮捋着胡须大感受用,笑得乌篷船直颤,荡起圈圈水纹,真担心“噗通”翻船,“独钓寒江”也就成了“独掉寒江”。

    “应该没有危险,赶紧吧,听得头大。”月饼双膝微曲,跃身而起,如一只轻盈的水鸟,轻飘飘地落在船头,连水波都没荡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