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他一开口,领导大概率会直接答应,但是后面愧疚心里也就消失了。 他们农场在领导心里,跟其他农场差别也就不大了,对苏文宸来说,这时候就不能贪图一点外物。 只要让这个懂事,能干,自觉的人设,在领导的心里做实了,那么以后在跟部里要支援就好谈的多了。 自己进步也就更加容易了。 甚至只要人设记忆够深,都不用要,领导会时刻主动想着你的。 当然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很大风险的,这只对有能力,并且工作出色的人有用,要是你不出色,甚至很平庸的话,那领导估计转头就忘了你是谁了。 那就是鸡飞蛋打,还不如借机会要点实际好处呢。 对苏文宸来说,他们农场以后不会默默无闻下去,他完全不担心领导忘了自己。 就算忘了他也有能力通过一次次大事,让领导记起来的。 这边在苏文宸说完之后,老人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愧疚之意。 “小苏,部里对你们农场关心的不够啊!” “以后你们可不能这样了,有什么问题和要求该提还是得提的!” 现在看看蓝水农场,既能办事,又很懂事,还能主动为部里考虑。 在想想那些,动不动就张嘴跟部里要各种支援的农场。 简直是越想越气! 不比还没觉得,这一比顿时就觉的对蓝水农场太不公平了。 说实话,最开始院里是考虑把蓝水农场划到外贸部下面的,变成外贸专供的养殖基地。 他当时其实就是为了那笔外汇额度才跟外贸部竞争的,因为如果当时蓝水农场属于他们农林部。 那么后续在这笔外汇的使用上,他们部门就会天然占据一部分优势。 只是当时他其实没有预料到这笔外汇最后能达到一亿美元。 甚至不光是他,其实上面都没有预料到。 至于后续通过这个窗口,建立一条跟西方国家的沟通渠道那更是谁都没有提前想到的。 结果他们把蓝水农场划过来之后,就只配发了两台大型拖拉机和一辆卡车,一辆吉普车。 甚至因为汽车制造厂缺货的原因,卡车和吉普车还迟迟没有配发下去,还让人家蓝水农场,最后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淘换部队淘汰的二手吉普车。 结果人家现在还是什么支持都没要,就直接成功培育出能够适应他们本土的新品种出栏快的白猪了。 想到这里,老人觉得,确实有点对不起蓝水农场了。 其他的国家级农场,哪一个不几十上百辆农机设备,蓝水农场只有十辆还都是小型的手扶型拖拉机。 当然由于时间原因,一大部分也都是各个农场一点点攒起来的。 但是蓝水农场也不能差距太多了。 最起码大型农机就两台确实不符合现在蓝水农场的实际情况。 而且马上要开垦黄泛区的盐碱地,正是蓝水农场对于农机需求度最高的时候。 想到这里,老人朝着后面跟过来陆安国说道。 “安国,你们农垦局,对于自己下面的部门也不能太寒酸了。” “上次你们配发给蓝水农场的设备拨下去了吗?” 听懂这话,陆安国先是愣了一下,不是看兔子吗?怎么突然转到设备上了。 不过还是解释道。 “领导,卡车和吉普车目前在京市汽车厂那边的采购订单还在排队,估计得明年下半年。” “到是拖拉机,常州拖拉机厂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蓝水农场随时可以派人去开回去。” 老人摇了摇头。 “两辆大型农机太少了,蓝水农场明年要在黄泛区那边大量开辟盐碱田,正是大量需要农机的时候,你们局里多拨付几辆过去!” 陆安国听到这话顿时有些傻眼,不是怎么好好的就让他们出东西呢! 而且白猪的成功确实是出成绩了,但是这事主要是畜牧局那边得利的多吧! 除非是只从他们下辖的农场开始推广,不然这不是好处大家一起领,但是代价只让他们局自己出吗? 虽然都是给国家办事的,但也不能可着他们一个部门付出啊! 所以直接解释道。 “领导,这个我们局里现在也没有多余的大型农机设备啊!” “另外我们测算过现在第一年,蓝水农场先接收一个公社,总共八万亩的土地,其中差不多一半已经是被治理过的了。” “所以在只开四万亩荒田的情况下,两台大型拖拉机和十台小型手扶拖拉机差不多已经够用了。” 老人摆了摆手。 “那不是后续还有两个公社要接收么!” “反正到时候还得拨付,提前拨过去他们蓝水农场不也能提前减轻一些负担吗?” “这样先把其他农场要交付的调四台大型农机过去,如果有农场不同意” “那就让他们也在黄泛区那边,开辟一座分场。” “正好现在国家还发愁这三四千万亩的盐碱地怎么处理呢!” “到时候这些农场一家治理个十万八万亩的,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听到这话,陆安国顿时傻眼了。 这领导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啊! 那些农场都在当地承担一定的产粮任务,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去黄泛区那边开分场。 除了本地就是黄泛区那边的,别的地方,就是人家地方也不能放人啊! 所以迟疑了一下,陆安国直接道。 “领导,这怕是不太行吧!” “要是自愿估计没人愿意去,要是强制的话,对方就算过去效果应该也不好吧!” 不过说完瞬间他就反应过来了,领导这不是逼他们去黄泛区开辟分场,只是让他有个说辞而已。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