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怕偶遇遍体鳞伤的小猫小鸟, 也会让自己快节奏的步伐渐渐放缓,驻足停留。 “学弟,你觉得,台上几组队伍的水平如何?” 时间已过半场,刚刚上过台的隔壁乐队也已将用完的琴装包送了过来,任由苏澈调试。 苏澈平放着腿上的PRS,用印花纸巾擦拭着琴弦上女吉他手的手汗, 反复擦拭,直至指板也彻底全干。 说道:“还好。” “哈。” 俞汐笑了。 很喜欢这种对话, 这种可以探究学弟内心想法的过程,令人十分沉迷。 “只是还好吗?” 她端起一杯热腾腾的红茶,笑眯眯问道。 “嗯,让我排序的话,小妹妹们的ACG队排最后, 外国语那边的朋克队倒第二, 工科那边的男生队伍水平挺高,硬摇滚,占中游吧; 然后就是一本大学的几位学霸,玩数学摇滚的,对效果器理解不错,能给到正第二。” 苏澈漫不经心的评价道: “最猛的是那个蓝鲸技校的三人队,那个双踩鼓手确实有实力,而且这队玩的前卫金属吃技巧,虽然主唱唱的不好听,但琴弹得还是不错的。BPM能有170左右。” “啧。” 不知怎么,俞汐的嘴角,笑意更浓。 想听的就是这个。 毕竟在整个学校里,甚至是整座大学城里,能在音乐方面达到同频的人,不会超过两根手指。 “那么学弟认为,若要你组建起一个队伍,怎样的队伍,才是你理想中的、能够将各方面都臻至完美满意的成员构成呢?” “这个问题吗?” 苏澈停下了调整背带扣的动作, 陷入了相对认真的思索。 回忆着自己从小到大的练琴生涯, 他严谨道: “虽然我没组过队伍,对于成品队的经验几乎等同于无。但我看过不少Live,也对我心目中的完美团队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硬要说的话,可以参考「花青」。” “哦?” 俞汐怔了怔,“那是什么?一个队名吗?” “嗯,一个并不存在的队伍,只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呈现过。但我想找的成员,与其中描述所差不多。” 看着学姐更加迷茫的表情,他直接总结道: “我需要「向心力」十足的队友。” “向心力?” “嗯。” “比起稳定的节奏、飚飞的高音、华丽的SOLO、扎实的低频,我更在乎的是,一个团队中的几人有无向心力,是否大家的心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凝聚。 如果不能,那么就算队里人人大触,也迟早会分崩离析。” 苏澈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