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心为种,更替了以往的心灵之光使用方法。不将心灵之光视为【手段】,而视为【根基】。”方歌向中洲诸圣阐述着他开创的大道。 过往,人们只是从心灵之海挖掘心灵之光,通过反复抽水,来提升自身的出力,从未想过维护这片海洋。 以心为种,将心灵之海,视为一大【秘境】,一大【神藏】。 以念力积蓄,点燃心灵之海浅层,产生伪心灵之光。 而后,以伪心灵之光,改造心灵之海,将其修为心灵净土,搭设倒悬的无限之塔。 如建造一座高楼大塔,一步步,慢慢可以向心灵之海至深处靠近。 以此,不断加深心灵之海的稳固程度与心灵之光的挖掘深度。 从而磨砺意志,提高心灵之光的质量。 心灵之光的质量越高,心灵净土也就越强大,搭设的无限之塔就越牢固,所能抵达的高度、深度,也就循序渐进,得以提升。 周而复始,正向循环。 只要塔不崩塌,花费几千几亿几兆年后,总有高过三十三重,达到天顶之时。 乃至……不存在所谓的极限。意志至高,终将通上天穹,贯通虚无,证得终极,乃至超脱宇宙。 “无限之塔……”郑吒看着方歌手中托举的小塔虚像喃喃自语,似有所悟。 那小塔已达三十三层,是方歌作为【皇】与【帝】的象征。塔顶上仍有最高最广之天,是为大罗天。 而无限之塔这一名称,也算是方歌精挑细选。 大领主吴明,便认为【塔】是最强器,而立于多元外的【无限之塔】,便是他的化身。 这无限多元中的任何【名字】,都是有天命在身的,无非是能不能承受住这种天命。 以心为种的天命,将由全多元生灵来承担。吴明便是因为爱护多元,才陷入蒙昧,断然没有否决这一名称的道理。 “无论是正统修真,还是非正统修真,终将以心灵之光与元婴相合,成就化神。” 楚轩插话道:“既然如此,倒不如一早就在【塔】内,开始修行。” 心灵之光之根基,在于真灵与意识。 而凡人阶段,意识存于脑域、识海。是故,始发点就该在识海。 他似是早有准备,诸多经文玄奥铺设天穹,无数符文沉沉浮浮,终究化作一本无名典籍, “以此无名典籍为始,改金丹为塔……令意志、精神、能量自初始便一统。三者归一,层层递进,推演、容纳三千大道。” ——你倒是学到了精髓,上来就叫【无名】…… 方歌无言,对方恐怕早已通读了剧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