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一木发现脚底下还有个瓷盆,好奇地拿起来了,结果立马被呛了一鼻子灰。 “这破车到底哪来的?!”杨一木透过那个洞,看见石子路在飞速后退,车底扬尘正呼呼往里灌,忍不住问道。 竹竿不好意思的道,“好车人家不肯租啊。这车不是破嘛,人家闲着不用,我就找车厂修了下,每月给个三瓜两枣的租下来了。” 卧糟,杨一木差点又吐血,“也不能租这种车啊,咱是缺钱的人吗?” “哥,你不了解情况,在京城能租到四个轮子的就不错了,就这个还是托了关系的.....” 经过人多路段的时候,杨一木不敢让他再开了,直接命令竹竿停了车,“下来,我来开,你这破技术开什么车。” 竹竿道,“你也不是没开过车吗?” “下来,今天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老司机。”绳子解起来比较麻烦,杨一木让竹竿先爬了过去,然后自己再爬上驾驶位,好不容易打着火,对竹竿道,“给我指路就行。” 杨一木开了一路,到处是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随着车子进入北三环,一路上除了工地有许多农田和荒地,三通一平工作还在进行中,后来的颐和园路尚未完全城市化。 “哥,这是清华,再往前开就是燕园,不过颐和园路还没修通......”竹竿一边给杨一木指路,一边介绍,“那个就是京城地铁2号线,可以到西直门、积水潭。” 杨一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二号线七十年代初就开始分段建了,一直到一九八四年才全线通车。后来熟悉的地标性建筑一个看不到,中关村科技园都看不到影子,就是一个主干道,两边都是低矮的房子,要到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大规模发展。 越往前开,越显得荒凉,地上不是沙坑就是泥坑,开得颠簸的不得了,杨一木问,“你们这都选的什么地方,怎么就不在刚才的市区里租房子。” “哥,别急,在往前开就是四环了,这边大学多,离近一点不是方便吗?”竹竿道。 对于此时不少地方还是荒地的北三环,杨一木也是两眼一抹黑,根本识不得路,只得听竹竿摆布。 又开了二十分钟,才慢慢进入一个集镇,“这是五道口,前面是清华园火车站。” “这边也有火车站?”他真不知道清华园这时候还有什么火车站,只记得原址部分成了历史建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