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风波平息,赵家的生意火得烫手。 小丽时装店,每天从早到晚挤满了人。不光是红星市的,周边县城的人也坐火车、搭汽车地赶来,就为了买一件“小丽店里的衣服”。 大刚的电器铺更不用说,维修单子摞得比砖头还高。不光是老百姓的收音机、电风扇,连市里几家工厂、学校的采购员都找上门,打听维修进口设备的事儿,问有没有稀缺配件。赵大刚的手艺,这回算是出了名。 赵大刚、赵小丽、李娟,三个人忙得脚打后脑勺。每天收摊回家,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但看着哗啦啦的钞票,心里跟吃了蜜一样。 这天晚上,赵淑芬把一家人召集到院子里。桌上摆着厚厚的几摞钱和两个账本。煤油灯的光跳跃着,映在钱上,晃得人眼晕。 赵淑芬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着账本,手指轻轻点着数字。大刚、小丽和李娟都眼巴巴地看着。 “妈,这个月……得有好几万吧?”赵大刚小心翼翼地问,声音带着点儿不敢置信。 赵淑芬没说话,只是继续算。空气里只有纸币翻动的细微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放下账本,摘下眼镜,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不止。”她抬头,看着三人,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又平静下来,“这个月,纯利润,六万八千块。” 六万八千块! 赵大刚和赵小丽倒吸一口凉气,李娟直接捂住了嘴,眼泪差点掉下来。六万八!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妈……这么多?”赵小丽声音都变了调。 “多吗?”赵淑芬看着他们,“这是你们辛苦挣的。起早贪黑,没日没夜。还有之前那场风波,担惊受怕。这钱,挣得不容易。” 她把钱推到桌子中间:“这些钱,家里留一部分备用,剩下的,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 兴奋过后,赵大刚情绪平复下来,脸上又露出憨厚的担忧:“妈,钱是多了,可我心里总有点不踏实。这次谣言的事儿,要不是您,咱们真不知道怎么办。还有那个王厂长……” 赵小丽也点头:“是啊妈,现在生意这么好,我总觉得悬在半空,怕再出什么事儿。” 李娟更是惶恐:“妈,钱越多,是不是麻烦也越多啊?” 赵淑芬看着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没见过大钱,也没经历过大风浪,心里没底。 “怕什么?”她语气依旧沉稳,“咱们挣的是干净钱,怕谁?至于王厂长那种货色,以后还会遇到。记住,咱们做的是正经生意,货真价实,技术过硬,这才是咱们的底气。那些想使绊子的,无非是眼红。只要咱们自己站得稳,他们蹦跶不了几天。” “这次风波,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树大招风。生意越好,盯着咱们的人越多。所以,咱们不能停在原地。得往前看,往大了做。” “大刚,小丽,你们俩说说,最近顾客都想要啥?生意上有没有遇到啥新问题?” “妈,现在来修电器的越来越多,配件很多都得从外地进。还有,好多人都问有没有彩电、洗衣机、电风扇卖,大家都想买新的。尤其是彩电,问的人最多,可咱们没渠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