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淑芬那句“新的规矩,得靠人闯出来”,掷地有声。 第二天,红星市的宁静就被彻底打破了。 《红星日报》头版角落,破天荒出现一块巴掌大的豆腐块广告:“赵氏商场,盛大开业,进口家电,时尚服饰,应有尽有,开业三天,惊喜连连!” 字号不大,像颗石子砸进平静湖面。 市广播电台那略带沙哑的播音腔,也在固定时段播报:“赵氏商场,带给您全新的购物体验!”女播音员的声调特意拔高,透着新鲜的兴奋。 这在买块肥皂都凭票的年代,简直石破天惊。 私人商户,上报纸,上广播?闻所未闻! “赵老太这是要干啥?疯了?”轧钢厂的老王师傅嘬着牙花子。 “乖乖,这得花多少钱?”街道王大妈拍着大腿。 “赵氏商场?解放路那新楼?听说里面跟画报上外国的商场一样!”小青年们眼睛放光。 红星市,工厂车间、机关食堂、街头巷尾、居民大院,到处都在议论“赵氏商场”和那个胆大包天的赵老太。 好奇、质疑、期待,种种情绪交织,发酵升温。 赵小丽设计的那些色彩鲜艳、用词大胆的宣传海报,一夜间贴满红星市,将期待推向顶峰。 终于,开业这天。 天刚蒙蒙亮,解放路“赵氏商场”门口,黑压压一片人头。 队伍像不见首尾的长龙,从商场门口沿解放路甩出好几条街,拐了好几个弯。 比过年赶集市还夸张百倍。 许多人凌晨就搬着小马扎过来,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眼里却闪着亢奋的光。 空气中弥漫着躁动和期待。 商场门前,临时搭了个简易台子,挂着红布横幅,两边摆满附近单位和“有头脸”人物送来的花篮。 鞭炮噼里啪啦炸响,震耳欲聋,碎红纸屑铺满一地。 浓烈的硝烟味混杂着人群的汗味,形成一种独特的狂热气息。 红气球和彩带将三层小楼装点得喜气洋洋,巨大的银色卷帘门紧闭,更添神秘。 赵淑芬一身深紫色暗纹缎面新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站在台子中央。 身后是同样崭新制服、精神抖擞的赵大刚和赵小丽,以及略显紧张的李娟。 “吉时已到!”司仪高亢的声音穿透人群。 赵淑芬拿起系着红绸带的剪刀,没有废话,对着面前红绸带,“咔嚓”一声。 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开门!”赵淑芬手一挥。 “哗啦啦”一阵金属摩擦。 那扇在红星市民眼中代表“洋气”和“先进”的巨大卷帘门,缓缓升起。 一股混合新商品特有气味的清新空气从门内涌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