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言罢,焚百官贺表,祭祀苍天。 文武百官,观之意趣不同。 而关键点就在于,黄景补的那份贺表! 黄景所书贺表有两份,首次呈奏的贺表乃是一份忤逆之言,时间上倒是没问题。 江昭特意去取贺表,卯时末呈奏了上去,流程没有问题。 特殊就特殊在,那忤逆之言惹怒的官家,哪怕补足了“全”字,肯定也算不上吉祥之兆。 黄景呈奏的第二份贺表,乃是审案过后所书,套的是常规性的贺表模版,规规矩矩,没什么问题。 这份贺表,也是官家祭祀所用的贺表。 但,呈奏两份贺表,究竟是以首次呈奏的破了贺寿之喜的忤逆之言为准,还是第二份规规矩矩的贺表为准,谁也说不清楚。 忤逆之言究竟有没有破掉了贺寿冲喜的格局,那就更是见仁见智。 不少人认为祭祀苍天已经无效,黄景一封贺表已经破了吉祥之兆。 这些人,几乎都是以兖王、邕王为首的四、五品官员,心存从龙,并不希望出现皇嗣。 一些人则是认为祭祀苍天尚且有效。 这些人往往是三品以上的大员。 三品大员,大局观已经完全不一样。 截至目前,相对而言鲜少有真正投向兖王、邕王的三品大员。 因大局观的缘故,这些人还是比较希望皇帝诞子。 当然,这也是因为有真宗皇帝的先例。 先帝也曾面临皇子早夭,一度无子继承江山社稷的问题,但因运气缘故,最终还是有了江山继承人。 有此先例,也怪不得一些臣子心存期许。 ....... 六月二十六,大庆殿。 官家贺寿,普天同庆。 大庆殿内,赵祯一袭赭黄绛纱袍,通天冠卷梁二十四道,长约一尺有余,玉犀簪导、金带玉珩、一向平和的脸上也不免多了些许笑意。 往下一些,席分左右,有资格坐于主殿席位的都是一等一的大人物。 要么是六位内阁大学士,要么是六部尚书、左右侍郎、封疆大吏等三品以上的紫袍大员,要么是皇室宗亲、实权国公、侯爷。 主殿席位往左、右一些,就是几道敞开的大门,通过殿门就是两廊席位,一样可以望见官家,但视野要差上不少。 翰林修撰为六品官,江昭就是坐在两廊席位。 “众位卿家,可尽情宴饮。” 赵祯端居御座,举杯示意百官不必过多拘束。 “陛下千秋圣寿!” 以宰辅大相公为首,百官齐齐举杯敬贺。 “陛下千秋圣寿!” “陛下千秋圣寿!” “陛下千秋圣寿!” 一杯饮尽,场内一下子就松弛不少。 江昭手持竹筷,望着银碗内盛放的索粉、水饭、干饭、肚羹、爆肉、胡饼等主食、糕点,实在升不起什么兴致。 倒也不是说这菜差! 事实上,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菜品已经相当不错。 不过,也就仅仅是不错而已。 江昭一叹。 这可是御宴! 御宴就这菜? 还以为吃什么山珍海味呢! 结果,就这? 就这些东西,他平常出去逛街,也能买来吃啊! 不过,好歹也是御宴,万一不一样呢? 一念至此,江昭试着夹了一筷子,抿入口中,细细品尝。 一尝,大失所望! 就是普普通通的味道,并不出众。 “官家勤俭啊!”饶是江昭,也不禁感慨了一句。 堂堂一国之君过寿,吃的未免有点寒酸。 怪不得是仁宗皇帝呢! 余光望见席末的章衡,江昭举杯:“子平。” 作为翰林起居舍人,章衡平时的工作就是记载起居注。 其本身并不具备上朝的资格,仅是因起居舍人一职的特殊性,方才可以上朝。 按理来说,这样的御宴,他并没有单坐一席的资格。 不过,官家向来仁慈,也就干脆允许榜眼章衡和探花都入席。 毕竟,章衡记载的起居注并不难。 一如这次,起居注上大概就是记载几个字而已:上贺寿,赐百官御宴。 就这么几个字。 但,尽管就记载这么几个字,章衡却是得全程到场。 一直望着别人吃,要是不能参与,未免太可怜。 除了章衡,还有好几位因职责问题得时刻相随的官员,也都赐予了入席资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