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齐衡并未把握住机会。 一无绝技傍身,二不能放下身段一起畅玩,又岂能成为朋友? 况且,这种一起投壶玩耍的机会,可不常有。 你以为翰林修撰、翰林起居舍人、翰林庶吉士,这些人物时刻都有时间跟你投壶呢? 顾廷烨回首望了几眼。 不出意外,齐衡的离去甚至都没怎么引起几人的注意。 一个方才认识不到一炷香的“小公爷”,端着身段,都不怎么说话。 这不纯纯陌生人? “哒!” “嘿!” 苏轼一投,箭矢擦着铁壶边缘落了进去,引起几人一呼。 “呀!” “苏庶常好本事。”吴大娘子三步并作两步,脸上挂着笑容,举手投足间一股子英气,让人平添好感。 就在她身后,还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郎。 “吴大娘子。”顾廷烨拱手行了一礼。 如此,江昭、苏轼、苏辙、章衡、曾巩几人方才知晓眼前这位甚是豪爽洒落的妇人,就是此次金明池马球会的举办者。 “吴大娘子。” 几人相视一眼,齐齐拱了拱手。 “方才惊鸿一瞥,望见几位竟是来了金明池,心中生怕怠慢,这就过来喊一声。” 吴大娘子爽朗一笑,举止间毫无做作的扭捏姿态,让人心生好感。 江昭温和一笑:“吴大娘子言重。” 吴大娘子是擅长交际的人,深知不可交浅言深,打招呼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就是叨扰,惹人厌烦。 她指了指身后的少年郎:“这是小儿梁晗,要是诸位有什么需得的东西,大可与他说上一声。” 少年梁晗上前拱了拱手:“在下梁晗,几位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可以来找我。” 几人微微颔首。 吴大娘子见此一笑,蹲膝一礼:“如此,我也就不过多叨扰。” 言罢,吴大娘子拉着梁晗,往女眷的方向走去。 江昭眉目微抬。 怪不得吴大娘子能办好金明池马球会呢! 就方才的情形,绝大多数贵妇估计都会选择留下梁晗,让儿子结交朋友。 殊不知,这样仓促驻留,要是不会说话,就有可能跟齐衡一样。 走吧,可能不太好。 不走吧,又不会交际。 而结局就是连混个眼熟都难。 吴大娘子这样儿子露一面留个印象的做法,就很不错。 一次见面勉强留个印象,二次、三次慢慢的也就眼熟起来。 女眷一方,或许是因为认识盛华兰的缘故,又都是女子,吴大娘子说的话倒是多了一些。 但也就不到十句话,就带着梁晗离去。 吴大娘子一走,几个大娘子继续锤丸。 江昭几人继续投壶。 “说来,仲怀是要去书院读书,锻炼谋略本事?”江昭疑惑的问道。 方才,几人交谈,顾廷烨说过要通过读书,争取成为一名儒将的事情。 “正是。”顾廷烨点头道:“男子汉大丈夫,若要实现抱负,非得心中有稿腹不可。” 作为次子,他并无爵位继承权,他也无意与大哥争夺侯爵之位。 过往,他根本没什么关于前程的规划。 有意读书,也是前不久才有的决定。 一方面,这些年母亲的早逝、父亲的误解、大哥哥的针对,都让他意识到不能再游手好闲。 另一方面,则是因认识了江昭与盛长柏两人。 下了一次淮左,认识了江昭与盛长柏两个读书人,顾廷烨可谓眼界大开。 怪不得父亲说自己过往交的都是些狐朋狗友! 一对比,老父亲还真......没说错? 朋友优秀,那自己也不能太落后,他也因此有了读书的心思。 不曾想,读书心思还没多久,又渐渐认识了章衡、苏轼、苏辙、曾布这个特殊的顶级小圈子。 如此一来,他对未来的规划可就又有了些变动。 一向有些迷茫不清的未来,一下子就清楚不少。 读书还是得读,但却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的军伍本事。 作为顶级文人小圈子中唯一一位武将出身的人物,他一旦从军,优势将会非常明显。 这可比科考有前程太多。 毕竟,武将出身,哪怕真的考上了进士功名,也注定为文人所不待见,上限基本定死。 本来,他读书就是为了谋个出路。 如今,读书从军,也是不差! 这一来,纯粹的读书考取功名的心思,也就转变成了读书锻炼谋略、军伍本事。 这些想法,转变非常之快,但又切实存在。 “可计划好了要去哪儿读书?”章衡投进一壶,出声问道。 “尚未决定。”顾廷烨摇了摇头。 章衡沉吟道:“建州有一书院名为建安书院,若是仲怀有意去,我可书信一封举荐。” “眉州有一云庄书院,亦是不错。”一向寡言少语的苏辙插话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