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康王氏前脚一走,盛华兰立刻就吩咐道:“传出去。” “康王氏连着几天拜访的事情,一一详尽的都传出去。” 盛华兰端起茶盏,面色一冷。 康王氏不让她好过,她也定然不让康王氏舒坦。 暂且忍之,搞臭康王氏的名声。 时机一到,便让官人出手,干脆贬了康海丰! 康海丰遭贬,她就不信康王氏有好日子过!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借此,也可彻底断清王氏女与盛氏女的名声牵连。 否则,别人一听有个姨母是康王氏,还没撇清关系,怕是都不敢娶几个妹妹为妻。 就以康王氏的脸皮,不知得败坏盛氏女子多少名声。 早断了为好! 以她在汴京官眷贵妇中的人脉,她就不信康王氏名声不臭! 韩府。 一些老一辈的官眷贵妇相聚。 “华兰,这些日子传扬的康王氏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啊?”有官眷贵妇好奇的问道。 “哎!别提了!”盛华兰一脸的苦相:“都是亲戚,这种事情传扬出去,实在是惹人说笑。可是,可是——” 盛华兰低声泣道:“康王氏实在没有姨母的样子,她甚至鼓动我母亲去发放印子钱。幸而我母亲心底仁善,方才没有酿下大错!” “什么?还有这档子事?” “这康王氏,简直毫无太师嫡女风范。” “王老太师泉下有知,怕也心中不安吧?” 江府。 十几位相对年轻一些的官眷贵妇聚会。 “华兰姐姐,可否说一说康王氏的事情?”有女眷问道。 “唉!” 盛华兰低声哭泣:“康王氏哪有半点亲戚的样子。四日拜访四次,张口闭口就是让官人举荐康大人。” “可我官人一向是举荐有才、有德之人,妇随夫唱,我又岂能徇私。康王氏天天拜访,要不是官人谅解,我怕是早就惹得官人厌恶。” “呜呜~!” 张府。 官眷贵妇小聚。 “华兰,据说康王氏毫无长辈样,说一说康王氏吧?”有官眷问道。 盛华兰一手握着手绢,泣道:“几位姐姐所言属实,我姨母康王氏,确无毫无长辈之相啊!” 汴京之地,消息灵通。 官眷贵妇本就深居简出,鲜少有谈论的话题,偶尔说一说的也可能是说了好几遍的事情。 怎料,竟然猛地跳出来一件老太师嫡长女的丑闻,还是老太师外孙女大义灭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