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位走的是御史路子,因弹劾“欧阳修与长媳吴氏有染”而一战出名。 此人一生,可谓有功有过。 治政边疆、平定叛乱、治水赈灾,都是一把好手。 唯一的缺点,或许是太过于依附权贵,有点“忠犬”的架势。 江昭略微沉吟,勾上了名字。 张载、程颢、王韶、蒋之奇,以及九位淮南出身的进士。 该说不说,陕西路不愧是边疆之地,人才繁多。 嘉佑二年,也的确是名人辈出,随随便便一查名单,就有不少名家。 “禾生,持我令牌,让这些人来治所。”江昭说着,手中文书传了过去。 作为受到架空的主官,江昭急需一些人作为耳目,了解动态,施行政令。 唯有十三人入了京兆府,他方才好开展夺权事宜。 转运使与转运副使的争斗,一些小官根本插不上手。 一齐示威的三十余位官员,也不见得都向着司马光。 只是,那些人不敢主动站出来,也就默认成了司马光的人。 毕竟,相比起掌权七年之久的司马光,空降的转运使的确不见得有出头之日。 不过,一旦展露一些优势,自会有人来示好。 谁赢,他们帮谁! 转运副使厅。 司马光面色平静,端居主位。 刘平向他传达了江昭的话。 “棋已落子,谈何悔棋?”司马光罢了罢手,目光坚定。 如今,他已经落了子,而江昭尚未落子。 一旦江昭也落子,双方就正式争斗。 是以,江昭暂时劝降,表示可以给个机会,不落子,两者和平相处。 他走的是一步险棋,一旦落败,万劫不复。 江昭大度,送了一次悔棋的机会,自然是气度非凡。 可惜,他不需要! 熬了十一年,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司马光的心态有点崩,再也不肯苦苦的熬。 江昭、王安石,两人都是各自下一任党魁的苗子,走的并非是熬资历的路子。 江子川是宰辅大相公的弟子,落魄之际雪中送炭的人物。 王安石是养望之人,常年养望,自有不菲的关注度。 相较而言,他辛辛苦苦的熬资历,简直累死人。 他也想学两人! 可惜他履历不行。 如此,也唯有兵行险招。 架空小阁老。 世人皆道小阁老入仕即巅峰期,他不信! 他要称量小阁老的水平。 “大人,接下来该当如何?”转运判官刘平恭声问道。 判官陈辛也望了过去。 他二人,都是司马光的核心心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