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章衡目视一切,若有所思。 假若都是汇报政务方面的事情,大概率是两人一齐慢慢汇报。 然而,顾廷烨主动走了出去。 这起码说明顾廷烨已经提前汇报完毕。 也即,单独汇报。 “仲公子,近来如何?无论优劣,皆可诉说。”江昭出声问道。 果然! 涉及宗室的评价。 章衡早有预料,沉吟着答道:“宗室出身,组织五百人押送粮草,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统辖军务,难以与士卒同乐。” 一句话,江昭就知道了是什么情况。 作为五位宗室之一,但凡底下人不是傻子,就不可能违逆赵仲。 不过,难以与士卒同乐,秉持高高在上的姿态,也就意味着这种统辖方式并非是倚仗他的本事,而是他的身份赋予。 他日,要是换了个环境,或者统辖的人多上一些,赵仲未必压得住底下人。 江昭了然点头。 不一会儿,提举常平司主事韩嘉彦赶来。 “官家要是书信一封,说明几位公子的近况。”江昭平和一笑,望了过去:“特意让师茂兄过来,就是为了此事。” 韩嘉彦点了点头,沉吟起来。 关于赵世程的表现,肯定得如实上报,否则可能会影响江昭的判断。 “近来,榷场新建。世程公子勤恪可嘉,就连登记造册之事,也是亲笔录之。然功绩未显,惜乎实务未彰。” 简而言之,足够勤快,但水平太低,忙不到关键点上。 甚至,越忙越乱。 堂堂统领五百士卒的营指挥官,登记造册这种简单的事情,亲力亲为,表面勤勉,实则过于蠢笨。 没有效率,假努力! 江昭点头,摆了摆手。 韩嘉彦拱了拱手,大步退了出去。 一路四司,都有不少政务。 有一个志向一致,且是朋友的顶头上司,好处就是无需勾心斗角,兢兢业业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韩嘉彦一走,江昭不免起身走动, 五位宗室,除了赵策英,赵元、赵世程以外,还有兖王之子赵士翊、邕王之子赵士骞两人。 这二人,皆是治政一县。 治政期间,两人都干了些什么,勾当公事张载呈递过详细的文书。 本就是王爷之子,贵气横生,猛地成了县太爷,哪怕知道是考验,存心克制,流露的些许举动,也甚是惊人。 说到底,这两人入了边疆生活,那叫降低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降低,自然是设法弥补一二。 单纯讨论表现,也就两个字,平庸! 就连屯田事宜,两人也办得甚是吃力。 江昭摇了摇头。 五位宗室,除了赵策英,余下四位都实在不怎么样。 兖王之子赵士翊、邕王之子赵士骞都是纯粹的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