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谁承想,大哥的儿子竟然都七八岁了呢? 遥想当年,大哥离开远游,他们也就七八岁而已。 “怀瑾。” 江晓“哼哼”一笑,取下腰间玉佩,递了过去。 “谢过二叔。”江怀瑾高兴的收下。 “来。” 江旭从袖中掏出一个拨浪鼓,笑道:“本来,三叔是想给你找两本书背一背,可仔细一想,未免太过伤人。这不,选了拨浪鼓。” 江怀瑾目光微飘,取过拨浪鼓,摇了两下。 “太幼稚了。” “不过,弟弟方才两岁,我就代弟弟收下吧。”江怀瑾严肃道。 “行吧。”江旭重重望了一眼,仿若是真的信了一样。 “珩哥儿。”江晓、江旭皆是送了玉佩过去。 江珩连忙道谢:“谢过二叔、三叔。” “走吧。” 江昭摆了摆手。 几人相继点头,齐齐往江府赶去。 其中,盛华兰、盛淑兰、江怀瑾、江珩和江珣是乘车攒行,江昭、江晓和江旭三人则是步行。 当然,这并非是诺大江府腾不出几辆车,主要是江昭已是许久未曾归乡,步行可观望一景一物。 大致扫视了两眼,江昭心头一诧。 “十步一士卒?” “淮左出了什么大事?”江昭疑惑道。 “大哥哥归乡,就是大事。”江晓回应道。 江昭一怔。 “谁安排的?” 这样特意安排,绝对是有人向他示好。 或者,有事要求他? “安抚副使宋怀。” 江晓缓缓道:“那位似乎是王老太师的门生,已是连着七日上门探望。” “王老太师的门生?”江昭了然,点了点头。 这世上,最不缺有心人。 王老太师一脉,一向是青黄不接,太师嫡子不成器,王老太太德行不佳,不善于提拔有本事的门生故吏,皆是难以服众。 如此,为了前程,底下人也唯有各施手段。 江昭沉吟起来。 截至目前,王老太师的门生故吏,已经非常稀少。 甚至,可能都不如他的班底。 不过,好歹也是老太师,还是留下了不少人。 更因熬资历的缘故,估摸着有一些三品、四品的存在。 要是真有意归附,收了也并无不可。 说到底,王老太师的门生故吏与王氏一族,终究不一样。 江昭并未多想,反而问道:“近来,祖父怎么样?” 特意下淮左,王老太师门生故吏仅是意外收获,探望祖父才是正道。 第(2/3)页